佛弟子文库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2014/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的。凡夫有苦,却没有苦圣谛,他在“苦——作恶——苦——作恶……”这样的恶性循环中终其一生。其间,不论他得什么样的福报(权势地位、名闻利养等),都无助于他解脱这苦,甚或说那名利福报会阻碍他解脱,令其迷上加迷,得意忘形之下,更兼一层失落,他永远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修净土法门,最重要的是发起出离心、厌离心。厌此娑婆(即苦),即欣彼极乐,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目标制导系统(据西方心理学家最新研究),他要活着,必须要有一个目标,这才能启动他的良知、智慧、力量,最终完成解脱。同时,我们也知道,厌离心,也是获得无生法忍的必要步骤。没有厌离心的人,把此岸的一切都看成真实的,不但难以得到无生法忍,即便是一般的忍辱他也做不到。不能忍辱,持戒自然也是困难的,所以舍报后他再想得人天之身也是困难的,何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佛呢?

佛说,一切法得成于忍。忍之一字,意义重大。初入佛道的同修,自然不能期望他立获无生法忍,(除非他能提取前世的修行经验或有报通,或许能超越这些次第,但此等人何其少也。)他所应修的是“忍可”,出于对大师(佛)的信仰,忍可佛关于苦圣谛的教理,先认识到此娑婆世界实苦,无乐。正如小佛陀龙树所说:“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试想,可不就是如此吗?先忍可这些精湛的教理,虽然一时体会不到,也要不断串习它,这样慢慢就能生起厌离心。

用心理学家的理论来说,你先假装,装得久了,你就是真的了。所以菩萨内行无我,外观法空,不管真的假的,先这样做。末法时代,众生根基令人担忧,不能指望都能证悟空性,但如果运用适当的心理学技巧,达到与证悟空性相似的效果,或近似地生起了对苦的现观,发起了厌离心,这也是值得赞叹的。

所以,修净土法门的人,应学教理,知此岸(娑婆世界)苦实苦,毕竟无乐。知彼岸(极乐世界)乐实乐,毕竟无苦,则必有助于树立信愿,圆满修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

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

恶人念佛一定往生吗

问: 印光大师言: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

略释《四料简》要义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问: 我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

德森法师往生记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

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

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指点,苦口婆心,慈悲之极,...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

世间的一百一十种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

随业往生与随念往生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

地藏法门简易修法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

【佛教词典】欲为根本

【欲为根本】 p0986 瑜伽九十七卷九页云:当知此中一切...

【佛教词典】旧律家

(杂名)译家有新旧之别。律家亦有新旧。律书中四分五...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佛牙舍利落户台湾 星云大师建馆供奉

中华佛光文化网台湾讯 根据佛教经典记载,佛陀涅槃后...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

向阎罗王献财

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来对待儿女

人人都会生儿女,但不见得人人都知道教儿女;生儿女易...

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训练自己

问: 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上司,但如果你觉得老板...

凡是信佛的人,灾害面前多数都是安全的

大家看我们师父们,从早晨念经干什么?报四重恩、报父...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

戒杀与吃素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