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

净界法师  2014/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

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你内心当中,产生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人生的快乐跟钱没有直接关系。

诸位你要知道,佛教它追求人生,它不谈荣华富贵,它叫做离苦得乐。你慢慢体会,你因为犯盗戒,可能暂时会增加你的钱,但是你不一定快乐,因为你造了罪业。

你最好把人生的一个观念记在心中,就是善业是创造安乐的果报,罪业是创造痛苦的果报,你这句话最好经常放在心中,你会快乐,是因为有善业,不是说你多了这几万的美金,不是,这跟这个没有关系。

所以人生是一个取舍,你觉得钱重要,还是快乐重要,这关键在这里。我们先不谈来生的堕不堕落,就是说你得到这个东西,没有让你快乐,并没有让你快乐,在古书上讲出一个公案,这个公案也值得我们深思。

说在杨州,有一个大富人家,这大富人家呢,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呢,生了两个孙子很可爱。这大富人家是做什么事呢,做南北货买卖,从北方买到南方把它卖掉,然后再从南方买东西,到北方把它卖掉,赚这个差价,所以他们家是三代同堂。

老人家临终之前,他把他儿子叫过来,他说我现在,这个病治不好,我临终之前,要交给你一个传家之宝。他就从这个库房里面,拿出他的秤斗,他说我这个秤斗是做过手脚的,我加了水银在里面了,所以呢我每一次秤东西的时候,看起来都比原来重。

所以我的财富就是这样积集起来的,他父亲临终之前,就把这个秤斗交给他的儿子。他这个儿子是读圣贤书的,他知道这个是不得了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家庭要遭殃的。

所以他赶紧就把这个秤斗烧掉,他不敢用了。烧掉以后,他就跑到寺庙去向天神祷告,他说我父亲做错事了,我现在代他忏悔,我把它烧了,我从今以后,不再做这种亏心事,我要正直的做买卖。

这个儿子把这个秤斗烧了以后呢,没有多久他两个儿子死掉了。这个儿子就很冤,说我做了善事,为什么会遭此灾难呢,他又跑去跟天神哭诉了,到了晚上的时候,天神在梦中就出现,他说:你们家的富有跟你爸爸做这种投机的生意没有关系,是你爸爸过去的善业,他本来就该富有的。

但是他造了这个恶业以后,他招感了两个败家子,就是你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本来应该长大以后,把你们的家产都败光了,他才会离开的,现在你改邪归正了,所以你因缘改变了,这两个儿子死掉了,你不要着急,你好好的坚持下去,你后面还会生两个儿子,这两个是贤孝儿子是来报恩的。他后来果然又生了两个儿子,都做到官了。

所以诸位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因地,当你人生面临选择的时候,外境比较重要还是内心比较重要的时候,你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你要牺牲外境保护你内心的善业,我再讲一次,外境是一时的,你的内心是永久的。你死亡的时候,你内心的业是贯穿到来生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理观才有事修,就是为什么你要有心理建设,要先有心理建设,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其实杀盗淫妄,这四个都是在生活中历炼,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观念,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这个地方你要永远记住,好,我们这个盗戒先讲到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晚清巨商王炽的「商道」

王炽(1836~1903年),字兴斋,汉族,云南弥勒县虹溪...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

【推荐】恶要原谅,善要引导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

圣严法师《思善、思恶》

我们先要善恶分明,才能开始修行。善恶分明的人,是正...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烦恼也没用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内心要面对很多的境缘,你...

大安法师:死后如何才能把财富带走

按: 很多人在命终的时候都想把今生拥有的一切带到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教徒的择偶观 家庭就是道场

在网上看到有女居士发帖征婚,要建立一个佛化家庭,除...

如果人人出家人类会灭绝吗

如果人人都无欲无求,依佛教去修行,人类岂不要灭绝了...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问: 师父,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佛教词典】菩提流支

(人名)又作菩提留支Bodhiruci,菩提鹘露支,译曰道希...

【佛教词典】大乘纯界

(术语)印度大小乘并行。其行人亦异住处。中国日本有...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

破除心外无净土的邪知见

【原文】 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

莲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师

大师生平 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

佛学常见辞汇(九画)

【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弥陀佛,最后会往生吗

问: 如果一个人从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弥陀佛,却...

同样的心里,你为何要充满烦恼呢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同样的心里,你为什...

不是它障碍你,是你自己障碍自己

们知道一个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当中但除迷情,不除其...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