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本幻法师  2014/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包括不正见的邪师),我们能不能单独顶礼他,单独供养他?有人说,不管他破不破戒,不管他佛法的见解对不对,我们顶礼的是他身上所披的袈裟。这种说法对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本幻法师答:于破戒及破见之出家僧,能否单独顶礼之事。佛在《大般涅槃经》卷第六中曾说过:“迦叶。若声闻僧中,有假名僧、有真实僧。有和合僧,若持戒、破戒,于是众中等应供养恭敬礼拜,是优婆塞以肉眼故,不能分别。喻如彼人,不能分别雪山甘药,谁是持戒、谁是破戒,谁是真僧、谁是假僧。有天眼者,乃能分别。迦叶。若优婆塞,知是比丘是破戒人,不应给施,礼拜供养。若知是人受畜八法,亦复不应给施所须,礼拜供养。若于僧中有破戒者,不应以被袈裟因缘恭敬礼拜。”(见《大般涅槃经》卷第六《如来性品》第四之三)

又章安大师《涅槃经疏》言:“发菩萨心乃名出家,汝不发心则非出家。袈裟但是染衣而已,汝不染正法,故非大乘衣。”

经文如此,居士看后,应能自知。

又佛于《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三言:“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应供养

恭敬礼拜  犹如事火  婆罗门等

有知法者  若老若少  故应供养

恭敬礼拜  亦如诸天  奉事帝释 ”

故请居士当要亲近,知法之善知识。此为要务,不可不知!

附印光大师开示:

印光大师言:“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辈,又须反复为论。若止一往,则或恐不知去取亲疏,或致受损。譬如有人,若诗若文,若宗若教,皆悉高超。而其品行卑劣,不堪为人榜样。倘不加分别,概行亲近。此人亲之,不但行为或随彼转。而其任己臆见,妄说道理处。无真知见,或被所惑。须必居心则若贤若愚,通皆恭敬,不生傲慢。行事则亲贤远愚,取优去劣。如是则可免相染之弊,及挂误之愆。天下事,有一定之理,无一定之法。若不以情事而为定夺,如执死方子医变症,则生者少而死者多矣。必使情与理相合,法与事相契,则得之矣。”(此见《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禅密行者成就后去哪里

问: 净土法门念佛往生西方,禅、密行者功成后去哪里?...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

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

大安法师: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

问: 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紧张

问: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够自信,在大庭广众说...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地藏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

违缘很多是不是学佛没加持力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可违缘很多,是...

人的命运有两种

人的命运有两种: 一种是定数, 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

观音菩萨度众生的事迹,讲都讲不尽

我们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就一定要想观音菩萨为什么称作...

【佛教词典】尸罗

(术语)?ila,又云尸怛罗,正译曰清凉,傍译曰戒。身...

【佛教词典】念佛观

五停心观之一。业障深重的人,一心观佛之相好,可以对...

宗舜法师:佛教相信2012会到来吗

凤凰网: 刚才宗舜法师也解释了在从佛教当中如何来去...

何事最快乐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

揭穿5种关于牛奶的神话

上个月,一项关于巧克力牛奶可以有利于青少年从脑震荡...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

身心五条绳,越执越紧缚

财色名食睡,身心五条绳,越贪越难解,越执越紧缚。 一...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妙莲老和尚《因缘果报》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

晚餐与疾病的不解之缘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进食晚餐无关紧要,国内外专家研究发...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的发心不能有一个相状。我们这样...

最初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心

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怀疑,你什么也入不了。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