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2023/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他终于庄重地受了菩萨戒,非常神圣,非常喜悦。那时的我,刚接触佛法,刚受三皈五戒,思维正遨游在另一个维度的空间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思惟着佛法的宗要秘髓。大师兄说的“菩萨戒”字眼,像一颗流星划过我的心海,留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亮影。

后来,在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百万佛号闭关后,“菩萨戒”这个字眼再次在我眼前闪亮——我一定要了解菩萨戒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德亮法师的讲解,瞻仰着菩萨戒的殊胜微妙。两个月后,我满怀信心地去莲宗祖庭东林寺受了菩萨戒。又过了两年,我再次到东林寺,受增益菩萨戒。这是学习《妙法莲华经》以后的信愿所致:清净心,菩提愿——自性佛道誓愿成,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众生誓愿度。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原来我也可以!

两次受菩萨戒时,我都为拜愿时的情景所震撼,那种心潮澎湃、庆幸自豪的感觉,至今难忘。偌大的念佛堂里钟磬和鸣,法师带领众戒子齐声唱诵:“顶礼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等作得戒和尚,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我等作羯磨阿阇梨,顶礼弥勒菩萨摩诃萨为我等作教授阿阇梨,顶礼十方一切如来为我等作尊证阿阇梨,顶礼十方菩萨摩诃萨为我等作同学伴侣。”东、西单的戒子们轮番礼拜,其形如浪,此起彼伏;其音如波,悠远共振。如此庄严气象,清净梵音,在这世间真是难得一见啊!我等戒子彻底融化在佛菩萨的慈悲大爱里,满身都是战栗的欢喜。

从第一句“顶礼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等作得戒和尚”开始,我一边跟着高声唱诵,一边激动、惭愧得直想大哭。心想我等愚痴顽劣凡夫何德何能,得蒙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智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如此忧念挂心,欢喜作我等的得戒和尚、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阇梨啊!又想我等愚痴顽劣弟子何德何能,蒙大安大和尚等三师如此期待,欢喜作我等的得戒和尚、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阇梨啊!想到此,幸福的泪水一直甜到心坎儿上。受戒前,三师的开示如金石之音,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引我思索。正式受戒时,三师的朗声开示和庄严发问,戒子们激昂铿然的誓言,令整个念佛堂如“妙音海潮音”环绕,气象万千。

单是身处菩萨戒法会现场,都是一次美妙殊胜的心灵洗礼,何况是真正纳受菩萨戒呢!自学佛受戒以来,我深受教益。惭愧心由弱增强,敬畏心由小转大,将自认为善良、优秀,实质上却贪、瞋、痴、慢、疑具足的“我”,慢慢拉转回了头。回光返照,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实在太有必要了。

对推辞受菩萨戒的一点想法

虽然菩萨戒如此微妙不可思议,但是有的同修因为对其存在一些误解,因而不想受,不敢受。在这里,末学再谈谈自己学戒、受戒,以及持戒的些许心得,与同修们共勉。

《大般涅槃经》云:“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受菩萨戒的核心条件就是发菩提心,因此作为一个大乘行人,是应该受持菩萨戒的。菩萨戒是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断一切恶,摄善法戒修一切善,摄众生戒饶益一切有情。以摄律仪戒为例,受持菩萨戒,内心会法尔自然地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使人常生惭愧与警觉。一条条戒法,对自己一向肆无忌惮的身、口、意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虽然看起来是一种约束,但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保护。因为没有这些“栅栏”,我们就犹如在旷野险隘处,面对恶兽毒虫的肆意袭击,孤立无援,难有防护能力。

有的人觉得,受了菩萨戒后,犯戒会罪加一等,因此不敢受戒。不受戒的话,就不会因犯戒而结罪。然而实际情况是,即使不受戒,我们造恶要背负的因果,一丝一毫也跑不掉。要知道,佛法是心法,心能造业,也能转业,重要的是“摄心为戒”。如果一个人受戒以后犯了戒,因为知道戒条的约束,他就会生起惭愧心,因而也就不敢继续肆无忌惮地造罪。

此外,我们受戒之后去持戒,和不受戒只行持善法,也有着天壤之别。不受戒而行持善法,行持有功德,不行持就没有功德。但是受戒以后,即使是破戒,堕到地狱中去,我们早晚也会因为受戒的因缘成就佛果。我们持戒,即使没有造作、修持其他的种种善法,戒的威德也会使我们的功德增长。

有的人可能会有感觉,有些人没受菩萨戒,学佛五年、十年,一直都是老样子,没什么改变,甚至还会退步、走偏。但有些佛友受菩萨戒以后,几乎一年一年地在改变,甚至于一个月一个月地在改变,乃至于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在改变,因为戒体会产生无作妙用,对我们有一种强大的引导力量。戒体,一言以蔽之,就是心中坚定的誓愿。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了菩萨戒,才是修行的真正开始。

菩萨戒是千佛大戒,能够受持是非常大的福报,所以也要以惭愧心和殷重心来持戒。律宗祖师弘一大师曾这样评价自己:“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惛愦糊涂,一天比一天厉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纯乎其纯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弘一大师讲演文集·最后之忏悔》)持戒精严的祖师都这样虚心反省,更何况我们呢?从另一方面说,在凡夫位上,想要把戒律完全持清净也是不可能的,所谓“唯佛一人持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作为业力凡夫,我们要仰慕佛德,常生惭愧心,常生忏悔心。虽然做得不够好,但是绝不放弃。

作为一个菩萨戒弟子,要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而佛心、佛志的表现,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力量非常不可思议,如印光大师开示:“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复陈慧超居士书》)

生起利他的心,有绝大的好处——我发起利他的心,我把功德回向给他人,我与他人都能受益,我透过回向扩展了自己的心量——心量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心量拓开了,我们的整个生命就彻底改变了。很多菩萨戒弟子都有这样的感觉,自从受了菩萨戒,自己的心态以及周遭的环境都变了。感觉自己的心量打开了,更容易生起惭愧心和感恩心了,业障减轻了,福慧增长了,周围的恶缘减少了,善缘增加了。

还有的人认为,要把菩萨戒学好了再受。要知道,发菩提心是我等因地凡夫修行大乘佛法的开始。我们受了菩萨戒,根据戒法自我要求,自我调整,修因证果,怎么可能把所有的戒条都做到以后才去受菩萨戒呢?没有戒体的护持,我们想不堕落都难,何况把每一条都做到呢!受了菩萨戒,就好比有了一面镜子,我开始用这个镜子对照,把自己的脸收拾干净。如果把菩萨戒都做到再受戒,就相当于先把脸上收拾干净,再照镜子。但是不照镜子,我们怎么可能把自己的脸收拾干净呢?

受持菩萨戒对于修行有助益

受了菩萨戒,说明我们发起了菩提心,也就和成佛结下了非常坚固的善因缘。五戒的戒体是尽形寿的,一个人受了五戒,在有生之年,其戒体是存在的,如果人一死,戒体当下就消失。而菩萨戒的戒体是尽未来际的,哪怕人死了,甚至下了地狱,戒体都不会消失。从地狱出来后,仍然有因缘闻佛法,成佛道。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是菩萨种性,生命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越。《菩萨璎珞本业经》云:“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也就是说,一个人受了菩萨戒,哪怕犯了戒,也比不受戒而不犯戒要强。大安法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没受菩萨戒就如同一个泥碗,受了菩萨戒就如同一个金碗,金碗即使摔碎了,也比泥碗要值钱得多。梵网经菩萨戒是心地戒,是佛陀顿制、众生顿受的出世妙法。大乘菩萨道是不可思议法门,既有通途次第,更有圆顿横超,不可思议。

受持菩萨戒,对于念佛修行有很强的增上作用。受了菩萨戒,念佛的感觉都不一样了,会感觉跟阿弥陀佛的距离更近了。因为菩萨戒的精神与阿弥陀佛的深宏誓愿是深度契合的,念念相应,感应道交。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我们都应该受持菩萨戒!

南无阿弥陀佛!

传常 《净土》2022年第3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问: 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什么是菩萨行

菩萨行总的来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以救度众生为...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

【佛学漫画】逆袭

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

问: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该怎么办?明知这样做...

念佛人要把成佛的心发起来

问: 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说:念佛而不发大菩...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餐桌上4种最不起眼的长寿菜

山珍海味虽然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如今人们吃东西,营...

不受戒,犯了错是否就不严重

有些人听说受戒后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还要大,...

万物皆有所用,无需自卑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

【佛教词典】因缘

(术语)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

【佛教词典】六欲

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语言音声欲、细滑欲、人相...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

禅宗牧牛图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禅宗十牛图。是祖师...

红枣最补血的吃法

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们...

【推荐】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

求神应先求己

过去,有一位贫穷的人起了一个念头:我应当到天神庙去...

为耳聋昏迷痴呆者助念,有功效吗

问: 若有耳聋或重听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痴呆症者,...

证严法师《心灵十境》

一、欢喜地 学佛,一定要经过「菩萨十地」这十个阶段...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当然也应...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这一次到台湾去,见到台湾那边的佛教事业办得很好。...

念佛之前的心态准备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