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宏海法师  2023/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问: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可是又有人说:我们念佛就是发大菩提心,无需头上安头再去发什么菩提心。所以教内很多人说学净土的人自私、冷漠、狭隘!弟子恳请您慈悲开示,念佛求往生怎么发菩提心?

宏海法师答:大家一直在听印祖开示,印祖一直在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因为佛法的根本法就是发菩提心,自利利他,圆满这个菩提心。《印祖文钞》里面通篇真正反复强调信愿行是净土的宗旨,我觉得你没有彻底地认知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此前也给大家讲过,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心就是菩提心了。那么如果大家想了解为什么这么讲?里面有怎样甚深的这个钩索关系的话,请你再翻到前面,把每一期的答疑听一下,里面一定有。

那这里“无需头上安头再去发什么菩提心”,是说你已经求生西方,愿生西方净土中,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要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最后是要成佛。成佛以后度众生,这一系列不仅仅是菩提心了,而是菩提行了。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只要你有一念跟法相应他就可以让你铆足了劲,相应在菩提心中,是有这样的功德。所以念佛求往生的心就是菩提心。在娑婆世界哪怕把凡夫的所谓的菩提心先发起来,再去入到净土的信愿行中,你都会觉得顺水扬帆,具足菩提心。我想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就是一直干干地在这儿等着没有走,你真要走上道,就会发现这两条路完全就是一条路。而且一旦上了修净土的这个高速路,彻底封闭了,菩提心已经具足了,直接到达这个目的地以后就圆满了,是这样的。

但是这里他说:“教内很多人说修净土的人自私、冷漠、狭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给学净土的人要扣这么个帽子,难道你们不修净土就不自私不狭隘吗?现在娑婆世界的人大多都是自私狭隘的呀,都冷漠呀。那我们为什么要下意识把人性中的这种业习烦恼扣到净土法门上来呢?这个用意在哪里?当然我们也要反过来说,如果说这个人道心坚固,我们怎么去解释和感应这个冷漠、自私、狭隘?冷漠,要看你希望他怎么对你热情,对吧?如果说现在你想听法或者想修行,或者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想跟他请教一下,他不搭理你,这个我觉得是有缺憾的。如果人家道心坚固不想跟你在世间结这些缘了,你说你想请他去吃喝玩乐,人家不愿意奉陪,那你说这是冷漠;或者你动了情见了,看上人家了,要跟人家谈朋友,人家不想谈朋友,那你也觉得这是对你冷漠,这个就不在此列了,这是人家道心坚固,你的情见太浓。再有,我觉得我们有时候也是人云亦云,或者容易把个别人的行为扣在整体上面。

如果说从一个修道者来讲,他的心比较坚固,有出离心,会比较冷却,他对这个世间太不能热火朝天,否则他就舍不得走了呀,所以我们有时候有一些浅见的人,或者有可能你自己的出离心不太够,世俗心还很浓,那你要他陪你一块这样,人家可能见地不在这里了,这个是另当别论的。当然这个不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落脚点。

我今天想说的,特别从佛弟子来讲,我们的冷漠,冷漠在哪里呢?冷漠在释迦牟尼佛如此的婆心切切说法,劝我们信愿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设身处地的这种称性摄受,我们依然还对这个法门,不愿意以心相许,不愿意推门而入,这才是真正的冷漠、自私、狭隘。对圣法、对圣教、对菩萨的大慈悲心不了解,不知佛恩,不报佛恩,对佛法不感兴趣,也不来听闻,我们已经冷漠到这种程度了!还说要实修,你实修不起来呀,大家知道吧。实修不是那么容易的,实修全凭过去积功累德、生生世世闻思修才来的。那这才是真正的冷漠。我觉得如果从修道或者从法门上来讲,一个佛弟子应该从这里生起惭愧心,进行自我批评,这样反而会成为学道的增上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什么是禅》

今天和大家讲的题目是《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

脸皮薄的人要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问: 我是个脸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当众讲话...

别等老了糊涂了再念佛

问: 家中八十多岁的老人过去是医生,三年前头脑还很清...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推荐】这个法门是灭罪解脱最好的法门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

为何欣愿往生还会对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问: 弟子是一名公务员。从二〇一三年开始在家念佛、...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问: 师父慈悲,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净界法师答...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

胆欲大而心欲小

【原文】 古人有言:胆欲大而心欲小。胆大者,谓其有担...

省庵大师的八苦诗

生 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

【佛教词典】见取

【见取】 p0637   瑜伽八卷三页云:见取者:谓由亲近...

【佛教词典】近法

【近法】 p0819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近法云何?...

星云法师《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

【推荐】「怨憎会」与「爱别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

禅斌法师:算命的果报

世人不相信因果,却热衷于算命求签。话说有需求就有市...

一个「缘」字,意义甚深

在佛教里经常说未弘佛法,先结人缘。只有把这人缘结好...

心能够无住,得这四种好处

这个地方讲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种功德。我们前面讲过引发...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

如何判断「所知障」和「烦恼障」

问: 佛家讲,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大家观自在,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间也称这天...

慧律法师《2007年新春开示法语》

1 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2 放下,是一条...

一句恶语种,世世怨仇果

远离粗言,粗言这口业就是粗恶的语言。我们在身、口、...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