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徐恒志  2014/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有益。以世法说:“年老者静坐,可以减少头痛腰痛、眼花心乱、血压高、麻痹症等疾病;年轻者静坐,可以减少欲念,静定有智,遇事不太冲动,避免与人争斗。所谓‘血气未充、戒之在色,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实可从静坐体得其好处。

以佛法说,佛教有经律论三藏,旨在戒定慧三学,而三学尤以定学为中心,定水不波,妄浪平息,智体澄清,见理分明,则是非明辨,邪正判然,由正思而趣向于正行。儒书有“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与静坐之理亦近。

以个人经验说,年少体病,随侍虚公,常嘱静坐,惜为经书文字所累,甚少习禅;间或习之,又无恒心,得益不多。近十年来,常有静坐,反觉精神较佳,体重亦比前增重加肥,是亦证明习禅之好处。

佛法为一可以实验之学问,虽诵经念佛等皆为实验方法之一,而莫如禅定为重要,如今日之欧美国人之学佛,一以佛法提倡慈悲和平,为厌战争者所追慕,一以佛法之道理可从禅定中实验到。尤以美国人好奇,趋之者更多。如今美国各高等学府多有佛学研究会,多数是重于修禅定的。

习禅的方法

一、调饮食:人身需饮食生命始得活动,犹如机器需加油加煤才能转动。饮食咀嚼,和津液混入胃中消化成糜,转入小肠化为乳状的滋养,人于血液,以供全身利用,故饮食与生命极有关系。但食物不可过多,过多则胃肠消化不尽,不能吸收精华,反而排泄于体外,叫胃肠加倍工作,结果必气急身满,静坐不得安宁;若食太少,营养不够,体弱力衰,静坐亦难致果。此于古语“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可省之。

二、调睡眠:人之工作,不论劳心劳力,皆须适当休息时间,始能恢复精神,睡眠即最长时间之休息。常入睡眠以八小时为合度:睡过多则精神困昧,不宜静坐;睡过少则体力未复,精神恍惚,亦不宜静坐。故须睡眠有节制,神志保持清明,静坐方易生效。又睡前醒后,皆可起坐,起坐如觉得不够精神,中夜坐后仍可再睡一下。

三、调身:一于坐前,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保持宁静安详,不可有粗暴举动,境粗气粗,心意轻浮,必难人定。二人坐时在床在凳,须宽衣解带,(坐垫须后高一二寸)从容人坐,腿或双盘、或单盘,或把两小腿向后交叉于两股之下、或双腿下垂足贴于地(后二者为年老无法盘腿而设);次要安置两手,把右掌的背叠在左掌上面,贴近丹田,轻放腿上;然后把腿左右摇动四五次,端正其身,脊骨勿挺勿曲、颈正、鼻与脐如垂直线始对,不低不昂;开口吐腹中积气三口,把舌头抵上额,由口鼻徐徐吸人清气三次至七次,唇齿相着,轻闭两眼,坐久或觉身有俯仰斜曲,随时矫正之(坐之时间先半小时渐次增至一二小时)。

坐后,应用口吐气十数次,令身热外散,然后慢摇身体肩颈,徐舒手脚;再以两大拇指背擦热来擦两眼皮,开眼再擦鼻两侧,再以双掌相搓令热,擦两耳轮以至偏抚头部及胸腹手腿至足心而止。又坐时血脉流通,身热发汗,应待汗干,然后随意动作,此为坐后调身之方法。

四、调息:鼻中气体出入名呼吸,一呼一吸为息。静坐人手最要工夫在调息。呼吸有四种:A、喉头呼吸:通常人不知卫生,呼吸浅短,仅在喉头出入,不能尽肺叶张缩的力量,因此达不到吸氧吐碳功用,血液循环不能优良。B、胸式呼吸:此较前稍好,气体能达胸部,充满肺部,通常学生体操的呼吸运动,能做到此地步,但仍不算调息。C、腹式呼吸:一呼一吸,气体能达到小腹,在吸气时空气人肺充满周遍,肺底舒张,把膈肌压下,这时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又呼气时腹部紧缩,膈肌被推而上,紧抵肺部,使肺中浊气尽量外散,这方算是静坐的调息。但学者须注意呼吸丝毫不可用力,鼻息轻细深长,自然达到腹部,连自己的耳朵也不闻出入息声,方是调相。D、全体呼吸:此为年久静坐功深,呼吸细,出入不知,如无呼吸,虽有器官,若无所用,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至此乃达调息之极功,可人深定,如鸟巢禅师之类。

五、调心:心有真心与妄心,真心是心的本体,妄心是心的虚妄作用。吾人自有生以来,迷昧真心,都在妄心用事,念念不停,犹如意马心猿,难调难伏。中国小说西游记,写出一个马骝精孙悟空,横行无忌,大闹天宫,难以调伏。唯唐僧能伏而使用,其主题实写唐僧之修养功深,能束心猿意马,实无孙悟空其人也。

吾人静坐,可有两种心象:一是心中散乱,支持不定;二是心中昏深,容易瞌睡。治散乱病,要把心中一切放下,看透身体也是外物,置之不睬,专心一念于小腹间,徐可人定。治昏沉病,要把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或起而径行再坐;或修数息观,从一到十,数到不乱,心息相依,绵绵密密,昏散两魔,皆难得人,则如修般若空者不见其身,或如观“当知此处,即为是塔”,莫不获得定功。

所说调身调息调心三法实可并用,不为文字所泥而意会之也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

舌头的妙用

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

圣严法师《我与环境不一不二》

我们所到的任何环境,都应看作就是我们自己。坐飞机时...

离了妄想,你在什么地方

初发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说你们这...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感。幽默不是能言善道,幽...

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去年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救济贫困能得到五种福报

在我们这个世界,养生资源缺乏,故此众生为养活色身而...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

为啥是我得癌症

【按】复旦女教师于娟已经去世半年多了,但这篇《为啥...

8种习惯影响夫妻间的沟通

习惯一:充当审判官 夫妻间出现问题时,一方总是将自己...

【佛教词典】宣说

(杂语)演说教法也。唐华严经五曰:以佛力故能宣说。...

【佛教词典】十五种依处

【十五种依处】 p0119 瑜伽五卷九页云:因等依处者:谓...

明禅法师忆佛源长老:光看书,那是没用的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着佛源老和尚。对他印象最...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

人欠你的,天会还你

刚刚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讲到学佛要先学吃亏,世间绝对没...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做大事业需要哪种精神

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

到人间来,就是为了生气的吗

生气是从嗔恨心发起的,生活中遇到忤逆的时候,遇到受...

大乘佛法为什么叫「大」呢

先看大乘,先解释乘这个字,乘是指车乘,车乘有运载的...

拜佛念佛改变了爸爸

我的老爸一生历经磨难,平时经常唉声叹气,责怪老天的...

「小年」的佛教意义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

坏人可不可以度

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傅: 师傅!您说好人坏人都可...

三宝门中好求福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这会儿呢,我们上到法雨寺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