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一行禅师  2014/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会违背你慈悲的理想。你用来谋生的方法可能是你心灵最深处之自我的一种表现,或者它也可能成为你和别人痛苦的根源。

经典上通常这样解释正命,即不需要违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去谋生;不做武器交易,不进行奴隶贸易,不经营肉类买卖,不出售酒类饮料、毒品或毒药;不作预言或算命。比丘和比丘尼们必须注意,不要为医药、饮食、衣服、卧具四事对在家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要占有超过生活必须品之外的物品。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从事对人类、动植物和大地都有益的职业,或者至少对它们的伤害降到了最低程度。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里,有时候工作很难找。

但是,如果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即我们的工作牵涉到杀生害命,那么,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寻找另外一份工作。我们的职业既能够增长我们的智慧和慈悲,也能够侵损我们的智慧和慈悲。我们必须注意到我们用来谋生的方法所造成的长期后果和短期后果。有很多的现代工业对人类和自然是有害的,就连食品生产也不例外。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能够给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对农场主们来说,修习正命是很困难的。

如果他们不使用化学药品,对他们来说,要进行商业竞争可能会很困难。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当你从事你的职业或者进行贸易的时候,请遵守五戒吧。凡是涉及到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或者卖酒和卖毒品的工作,都不是正命。如果你的公司给河流和大地带来了污染,那么,在那儿工作就不是正命。制造武器或者利用别人的迷信来为自己谋利,这也不是正命。人们有迷信的倾向,比如,他们相信命运取决于星宿或者他们的掌纹。没有人能够肯定将来会发生什么。借助于修习正念,我们可以改变星占家为我们所预言的命运。况且,预言本身往往就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东西。

正命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是我们的共业。假设我是一个学校的老师,我相信,在孩子们的心中培养慈悲和智慧是一份很美好的工作。如果有人要求我停止教学而去当——比方说屠夫——我会很反感的。但是,当我就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禅观的时候,我发现屠夫不是惟一要对杀生负责任的人。我们或许以为,屠夫的职业是邪命,我们的职业是正命,可是,如果我们不吃肉,他就不会杀生。

正命大家的事情。每一个人的职业都会影响到其他每一个人。屠夫的孩子或许能够从我的教学中受到教益,而我的孩子因为吃肉,所以也要为屠夫的职业而承担一部分责任。设想一位农场主,他饲养肉牛卖,现在他想受五戒。他想知道,他是否也可以根据第一条戒律去保护生命。他觉得,为了牛群的健康,他已经给了它们最好的条件。他甚至自己经营屠宰场,这样,当他杀牛的时候,他就可以避免给那些牛施加不必要的残忍。他的农场是从他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而且,他还有家庭要赡养。这真是进退两难。他应该怎么办呢?

他的意图是好的,可是他却不幸从他的祖辈那儿继承了农场和与之相关的业习。每次当一头牛被宰杀的时候,这件事就会在他的意识中留下一个印象,而这个印象在睡梦中、坐禅时或临终的那一刻会袭上他的心头。当他的牛活着的时候,他把它们照料的很好,这确实是正命。他有这份愿望,想对牛好,可是,他同时又想获得固定的收入,以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有保障。

他应该继续深入地观察,并与当地的修行团体一起来修习正念。当他的智慧增长了以后,他就会自然而然找到办法,走出目前这种为了谋生而杀生的困境。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为了我们努力修习正命贡献一份力量。正命不仅仅是我们赚钱的方式而已。虽然在拥有正命方面,我们不可能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我们可以下决心朝着慈悲和减少众生痛苦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下决心朝着慈悲和减少众生痛苦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下决心创建一个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有更多的人能够从事正命、而不去从事邪命。

修习正命就意味着要修习正念。每次电话铃响起来的时候,你要把它当成是正念的钟声。先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有意识地呼吸,然后去接电话。你回电话的方式能够体现正命。我们要准备在我们中间就如何在工作中修习正念和正命展开讨论。当我们听到电话铃响起来的时候,或者在我们拿起话筒准备打电话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呼吸了吗?当我们照料别人的时候,微笑了吗?

我们从一个会议走向另一个会议的时候,是否以正念在走路?我们练习正语了吗?在长达数小时的紧张工作之后,我们练习彻底放松了吗?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助于每一个人活得安祥快乐,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拥有一份安祥和快乐的工作?这些都是很实际也很重要的问题。鼓励人们用这种方式去思考和行动,并帮助我们大家长养慈悲心,以这种方式去工作,就是修习正命。

如果某人有一份职业,它给众生带来了痛苦,或者使别人受到剥削,那么它会浸染他自己的意识,就像我们污染了自己要呼吸的大气一样。很多人是通过邪命的手段富起来的。然后他们来到寺庙或教堂作布施。这些布施更多来自于恐惧感和负罪感,而不是来自于想给他人带来欢乐或者帮助他人减轻痛苦的愿望。当寺庙或教堂收到这些巨额布施的时候,负责收取这些资金的人必须明白:他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布施者指出一条道路,帮助他走出邪命,从而使他(或她)实现身心的转变。这样的人比需要任何东西更需要佛法。

当我们研究和修习八正道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八正道的每一个要素都包含在其他七个要素当中。我们还会看到,八正道的每一个要素都包含了苦、集、灭三圣谛。

通过修习第一圣谛,我们可以辨认出自己的痛苦,并用它的名字来称呼它——沮丧、焦虑、恐惧或不安,等等。然后为了发掘痛苦的根源,我们直接剖析这种痛苦,这就是修习第二圣谛。这两种修行包含了八正道的前两个要素,即正见和正思惟。我们所有的人都有逃避痛苦的倾向,但是,现在通过修习八正道,我们拥有了直面痛苦的勇气。

我们借助于正念和正定来勇敢地审视我们的痛苦。这种深入观察,清楚地向我们显示了痛苦的根源,它就是正见。正见不会把我们的痛苦归结为某一个理由,而是归结为重重错综复杂的因缘:我们从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以及祖辈们那儿所继承下来的种子;我们心中被朋友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式所浇灌的种子;以及很多其他因缘。

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做一些事情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一旦我们知道了是什么在滋养着我们的痛苦,我们就会找到一个方法,停止摄入那种食,不管它是粗食、触食、思食还是识食。我们可以通过修习正语、正业和正命来做到这一点。同时要记住,正语也就是深深地倾听。为了更好地修习这三个方面,我们要以五戒为指导。只要我们依五戒而修行,我们就会看到,我们就是在用正念说话、做事或谋生。

正念能够让我们充分地意识到我们所说过的非正语的话,我们所做过的非正业的事情。一旦正念和正精进得到了修习,正定就会自然而然地随之升起,并且还会产生智慧和正见。实际上,只修习八正道的一个要素而不修习其他七个要素,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是互即互入的。互即互入适用于佛陀所宣讲的一切教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

一步之差,千差万别

古希腊有个寓言,一个年轻小伙子练刺杀,面前有一个剑...

成功人士的11个好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想成功。有人想成功地减肥、学吉他,也有...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

圣严法师《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谁偷了摩尼宝珠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

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赞不杀生法,亦欢喜赞叹不杀...

想要做大事,既要任劳更要能任怨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看护病人会犯煞犯冲吗

问: 朋友与亲戚有病苦,当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际,相...

真正自由的人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

本焕老和尚:2002年弘法寺佛七开示

泉慧老法师讲了几十年经,不但在国内、香港讲经,也去...

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陶冶锻炼自己成长、进步,因此...

【佛教词典】所熏四义

【所熏四义】 《成唯识论》卷二载,在熏习义中,能熏的...

【佛教词典】尽苦道

指终究灭除苦恼之方法。二乘之法,以观四谛十二因缘之...

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问: 平时念佛都是散乱心在念,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不想临终往生被别人障碍,要准备好这两点

「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问: 在家人以什么为重,如何实修才能促进信心? 大安...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 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

让青少年超越烦恼

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

修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

诸位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手中执有净瓶与杨枝,净瓶与杨枝...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大安法师:放生如何才能如理如法

问: 放生的意义及其事项,怎样做如理如法?戒杀和放...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