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  2014/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第一,安住禁戒。要持戒清净,守戒律,身语意三业对戒律没有亏损,因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如《华严经》说:“如佛所说,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调伏令他调伏,无有是处。”其根本是五戒十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饮酒。其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是所有戒律的根本,所以称为是四根本戒。

第二,具足多闻。要对很多的佛法都能够通达,能够受持。因为要教别人的话,跟单单自修不一样,需要广泛地了解所教的对象,对佛法经论都有清楚的认知和把握,才能帮助引导别人。

第三,能有所证。要在佛法上,特别是在禅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修证、证量,这样才能深入地引导别人。

第四,性多哀悯。要对对众生常常起慈悲怜悯之心,有慈悲怜悯之心才会去帮助众生、救度众生。如果没有,就不会愿意管别人。

第五,心无厌倦。要对弟子们的教导不怕麻烦,不辞辛苦,能够善于引导、鼓励,宣说正法,内心里面从来都没有舍弃过弟子,没有厌倦。做为善知识要教导弟子,对弟子的法身慧命负责任,就不能有厌倦心。

第六,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报瞋、打不报打、骂不报骂。人家骂你,你不还口,人家打你,你也不还手。《梵网经》里面讲难忍能忍,只有这样才能度众生。因为度众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恶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时,你不仅不恨它,还想着要度它,这才是菩提心的体现。

第七,无有怖畏。无有怖畏是指宣说正法的时候内心没有怯劣,因为这是为了弘法,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无有怖畏?谓处大众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终不由彼怯惧因缘,为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竖,如是名为无有怖畏。”

第八,语具圆满。要能把佛法讲得非常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家很容易懂,能够理解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才能够引起听者听法的欲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问: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里举...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

佛像是否要开光才会灵验?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哪一件事情因为发脾气而变得更好

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执事,带了一批新生,这当中有一个居...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他们在形体上也十...

心要谦,才会不断成就你的能量

佛陀劝诫:十方诸佛如来,以他的智慧眼来对待这个瞋恚...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

【佛教词典】黄檗宗

为日本禅宗三派之一。明代永历八年(1654),我国黄檗...

【佛教词典】张仲仁

清末民初,湖北汉阳人。字纯一,号一麔。久居苏州,以...

「舍」这个字是很难的

舍这一个字是很难的,不管是善法,或者是什么东西,我...

六根之相是生灭的影像,没有真实的体性

我们再看第二段,破异。异就是彼此不同体。 若此见精,...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

神通与智慧

有一个国家国境邻海,海中龙王时常兴云作雨,致令水患...

信愿行三资粮和念佛的方法

诸位善知识,今天奉家师慈老的面谕,与诸位结缘,并请...

佛门女众之楷模

佛门女众之楷模(一):龙女成佛 菩萨敬仰 灵鹫山上 龙...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

我们为什么一直执著现在

我们知道第八识是不造业的,它只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惭愧心精进心

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在五浊恶世中还能遇到佛法。...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

九八年显通寺打千僧斋,那天那个真是罗汉

我们现在在社会上,碰到这些人,你就要以这样来恭敬他...

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老生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