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为什么一直执著现在

净界法师  2022/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为什么一直执著现在

我们知道第八识是不造业的,它只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那么现在开始的前七转识,跟你的因地的造业有关系了,开始讲到你的心地法门了…我们先解释第七意识的名称。好,我们先把它念一遍:第七识--意--恒审思量。

好,把这个偈颂也念一下:初异熟能变识之后,应辨思量能变识相,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

那么前面的第八识呢,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异熟,第七意识叫做意,意,就是恒审思量。恒就是它恒常的相续,那么这一点跟第八识是相似的。在八识当中呢,有两个识是从来不休息的,一个是第八,一个是第七,这两个识不管白天晚上,从来不休息的,恒常相续的。

第二个它是审,它能够很深入专一的去观察事物。所以它是恒思量跟审思量。恒跟审有两种差别:有一种叫恒而不审,比方说第八识,第八识恒常活动,但第八识它没有观察能力,它不能够对一件事物做很深入的观察,所以它恒而不审;那么有一种情况叫审而不恒,比方说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它也可以做很深入的观察,但是第六意识它没有什么定性,今天攀缘这,明天攀缘那,就像猴子抓树枝一样,它不像第七意识那么专一。第七意识就是专门锁定第八识,把它执著为自我,那么第六意识攀缘境很广,它是变来变去,所以它审而不恒。所以同时具足恒跟审的,只有第七意识。

我们看《成唯识论》的说明说,前面的第八异熟能变叫初能变,就是我们生命最初的开始,由第八识来主导我们的因果。那么因果出现以后,当我们的内因缘的思想,接触外因缘的时候,这个内外因缘的碰撞,就出现第二能变,乃至于第三能变,第二能变就是思量能变,那么它的名字叫做末那,就是染污意,在凡夫叫染污,因为它恒审思量的功能,是超过其它的七识的,虽然八识也有恒审,但是都不明显,只有第七意识最为明显。那么我们来看第七意识,它这一个恒审思量的功能,对我们到底产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图片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第七识的恒审思量,它是非常专一的,它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它的所缘境都不变的,它专心锁定第八识的果报。就是说当你第八识变成一个蚂蚁,第七意识就把蚂蚁执著为我;当你第八识变成一个女人,它就以这个女人为我;当这个第八识变成一个男人,它就以男人为我。所以《唯识三十颂》,给它一个名称叫做随所生所系。当第八识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生命体的时候,第七识就住在上面。所以第七识它不缘过去,它不管你过去怎么样的,它也不管你未来,所以第七意识对未来也没有兴趣。

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老是会执著现在,因为第七意识对未来没有兴趣。你再好的东西诱惑第七意识,它都完全没有兴趣。第七意识只对现在的你有兴趣,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把今生看得很重,因为深受第七意识的影响,它不缘过去,也不缘未来,它非常务实的只执著你今生的生命体。然后执著这个生命体呢,我们知道第八识的生命体是不断变化的,是没有一个真实自我的,结果第七意识可好了,它就在第八识的生命的顿生顿灭当中呢,捏造一个我相出来,这是第七意识捏造出来的。

我现在心情很快乐,我去造业由我去得这个果报。所以这个我的概念完全是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捏造一个自我的相状出来。因为第八识我们前面说过,第八识像水流一样嘛,它是空心的,所以因为第七意识的执我,就使令有情众生进入一种昏眛的颠倒状态,这个人再也看不清楚真相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

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五种法处所摄色

这个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法处所摄色有五种,这里只列出...

【推荐】「自我」只是虚张声势的皮包公司

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简明透彻,在指点人生、透析尘寰方...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在活物上做活计,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计

我们的屋宅、田园、牛羊、轿车、甚至桌椅、器皿、衣服...

这个身体不是「我」

我们过于重视我们这个色身,把这个我的当成我,把我的...

岁月年华,不与人期

为何不能栖心道业呢? 我们有种种执着,虽修学佛法亦不...

慧律法师: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为什么说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因为你执着金钱,你...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

先修空观来破执着

在《楞严经》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观。你遇到任何...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

学会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 没有人会理会你的委屈,没有人会理会你的无奈。当...

【佛教词典】万法唯识

谓宇宙一切万有,皆自阿赖耶识变现而来。这是唯识学的...

【佛教词典】心与心所取相差别

【心与心所取相差别】 p0357 成唯识论五卷十三页云:心...

心中无「诚」,损失的是自己

侨萨罗国的国王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喜欢玩剑。 因为...

金地藏与九华山的故事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

圣严法师《感动是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

何谓「无为法」

无为法,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灭的法,均由众缘造...

【推荐】净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禅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

峨眉山镇山之宝通永老和尚精进念佛开示

踏实修行 精进念佛 简单介绍: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当今...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

真修行人要过的睡眠关

睡是五关中最后一关,只有前面几关都通过了,才能通过...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

净土法门下手容易,成就的果位非常高

现在很多人没有自知之明,他觉得他一修行就目空四海,...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若能观空不著,便属法供养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因诸佛皆尊重法的缘故。所谓诸佛从...

八岁的沙弥

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