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净界法师  2014/09/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不可能会停止的。

它是相续而变化,变化而相续,主导这个水流的力量有两个。为什么生命的水流,有时候往人天去,有时候往三恶道去,是谁来主导水流的方向呢?

第一个,业力: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身、口、意的善恶业力,它会主导生命的水流方向。但是这种业力的影响,只是一个表层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因素。

第二个,主要因素,就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思想---善恶的思想。

大乘佛法的因缘观强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今生之所以富贵,因为过去生有布施的思想;我们今生之所以贫穷,因为过去对于财富喜欢自己占有,有悭贪的思想;我们今生之所以庄严,因为过去有忍耐的思想。

所以我们的思想,深深影响生命的方向。身为一个凡夫,他的生命水流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一种等流性,有一种习惯性的力量;如果我们没有学佛,我们的生命是不可能改变的。

经典里面有讲到,很多人前生喜欢生起什么思想,今生还是生起什么思想-- --你前生是悭贪的习气,今生还是悭贪;他前生喜欢布施,今生还是喜欢布施…这个水流有一种等流力量,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佛法,你的生命才可能真正的改变!

我们可以从昨天、今天跟明天的观察,扩充为前世、今生、来生的观察;因为今天是从昨天来的,明天从今天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佛法之后,产生一种自我的觉悟、自我的观照,明白了生命的真理,知道生命是自己的思想所创造的,所以要改变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的思想!

但是…我们过去那些等流性的思想,学佛之后,开始转变,产生一种觉悟力,这时候真妄交攻-- --有些事情是我们喜欢做的,有些事情是我们应该做;喜欢做什么,那是过去的习气,应该做什么,是一种智慧的观照。

如果你的生命从一种我喜欢做什么,而提升到我应该做什么,你的生命就开始进步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智慧的观照,一定要告诉自己,我应该做什么--我现在不想去拜佛,但是我要强迫自己:不能拜,要它拜。

修行,就是不断的跟自己过去的习气抗拒,跟自己过去所遗留下来的等流习气,做一种抗拒、一种转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

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就像我们...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一个人会痛苦,他只有一种情况

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

安住佛号之人,命运由自己掌握

安住佛号之人,命运由自己掌握...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推荐】今生没有往生,下辈子就更难往生了

智者大师,你看天台宗它念佛法门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一) 放下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

【佛教词典】普贤曼拏罗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说金刚萨埵之秘密...

【佛教词典】出世间上上禅

指最高境界之出世间无漏禅。共有九种,即:自性禅、一...

我们要对佛号生起决定的信愿

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以佛法智慧含融世间法

佛法是从觉性、实相的立场,来观察宇宙、处理人生的一...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

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禅宗有许多文武双全的高僧大德,释方老和尚就是这样一...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

信佛后事情不顺,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看见不少佛友,他们信佛、念佛,但是还有很多...

多欲的过失

《大智度论》当中,有一个小故事,说明多欲的过失。 这...

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

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给伤害...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

起心动念也能造业

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