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2015/0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而禅的特质又是什么呢?中国禅宗特别是四祖开创的禅风形成了祖师禅,可以说,中国禅的特质就是祖师禅。祖师禅的特点是把禅修的生活与日用事融为一体,所谓日用事,即今人所说的生活。当时禅宗僧团通过农耕生活,农禅并重,以农养禅,走出了禅宗的一条路,也走出了中国佛教的一条路。这是祖师禅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也是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一个最大区别。从此,“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传统从未中断过,也由此引发出搬柴运水无不是道的禅修方式,在种种劳动场面中展现了无限禅机。

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提到中国禅宗的特色时说,禅宗的要义有四点:“一、第一义不可说;二、究竟无得;三、佛法无多子;四、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所谓“第一义不可说”,就是内证的境界只可体验,不可言说;究竟的真理不可思量,不可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去做,才会有亲切的体会和受用。

所谓“究竟无得”,有得就有局限,就有执著;只有无得,才可以超越一切局限。为什么说无得呢?因为“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不假外求。好比一个人久客他乡,而今回到家里,肯定不会坐在家中再去想家、找家。家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精神生命的家园,就是我们的菩提自性。家在哪里呢?家就在当下,家就在你每时每刻的观照与感觉中。这就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就是禅宗的“究竟无得”。

所谓“佛法无多子”,就是佛法没有说别的,就只讲了一件事——为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除此没有第二件事。禅宗则更彻底——“达摩西来一字无”,一件事也没有。为什么呢?一切都是你本有的,只要指出你本有的东西,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佛法无多子”这句话是临济义玄禅师说的,他刚开始在黄檗禅师座下参学多年,却无所悟人,后来黄檗指示他去大愚禅师那里参学。经过大愚的指点,临济言下大悟,当时感叹:“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这也就是说,佛法的根本要义,只要机缘成熟一点就破,没有多余的话。至于“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这是禅宗特有的精神,它把禅机和佛法完全融人生活当中,一切日常生活都是参禅悟道的好因缘。唐朝庞居土有首偈语说“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运水搬柴就是灵明不昧、亘古长存、清清朗朗的明澈之心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把日常生活和灵明不昧的一念心融为一体、打成一片,那时你才觉得,原来这件事就那么简单;也才晓得,不但是黄檗佛法无多子,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也无多子啊!

禅宗的四个特点,最后归结到“砍柴担水,无非妙道”,就是说,开悟、禅机一定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这四点就是禅宗的本色,尤其第四点,正是禅不离人生日用的亲切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真正的自己

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

《禅秘要法经》中的念佛方法

有一部经《禅秘要法经》,有一位叫禅难提比丘,他问佛...

打坐是最高级的奢侈品

非常的庆幸我们各位都非常的有福报,为什么这么讲呢,...

星云大师:如何做人处事

做人处事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有的人活到七、八十岁,...

禅坐时身体应该如何放松

在所有的禅修姿势里面,坐是一个最理想的姿势,因为在...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赚钱很快

如果你是以正当的方式取得财物,你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

满愿第一的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佛说六事令钱财日耗减

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 一者喜饮酒。 二者喜博...

痛苦的果报,都是由错误的思想产生的

在依他起性当中,依他所执的遍计执是没有的。这个地方...

【佛教词典】提婆地提婆

(人名)Devātideva,译曰天上天。佛未出家时之名。...

【佛教词典】无明父贪爱母

(杂语)贪爱长养诸业譬如母,无明发生诸惑譬如父。入...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

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

佛教放焰口的由来

饿鬼又称焰口、面燃等,属于三恶道众生之一, 其体枯瘦...

佛教为何分宗派

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

想把佛号念好,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我们在这个道场打这个佛七,也就是修行啊。那么这个修...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

生死心切,念佛成片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

什么是成功呢

什么是成功呢? 在古人看来,封侯拜相,加官晋爵,都...

药师法门的特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唐玄奘、义净法师等译...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

「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