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道证法师  2015/03/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来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一样很喜欢、很宝贵的东西,也可能是失去一个很喜欢的人;比如说先生有了外遇,喜欢上别人不回家了,或者是好朋友误会你(你),你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也有可能是听到一句很不中听的话或者批评;也可能是工作的成果或者考试成绩不如理想;也可能是因为失去一个好机会或者是没有得到关怀,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就会不快乐呢?

“价值观”令人不乐

如果今天丢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欢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很平常啊,心里不会难过,因为那件东西你觉得不怎么有价值。

如果今天是别人失去了她的先生,你也不会觉得不快乐,可以说根本就不会受影响。因为别人的先生对你不怎么重要,你不认为他对你有份量,就是送给你,你也不认为有必要,所以失去了也觉得不要紧啊!

有些话我们听了实在很不合意,譬如说嫌我们不好的话,人家如果说:“你为什么那么笨啊!做这个是什么工作啊!考这种什么成绩啊!”,我们听了就会很伤心。第一方面,因为他嫌的是“我”,我们对自我都有执着,如果他嫌的是别人,我们就不会那么难过。第二方面,因为我们觉得“笨”是不好的,“能干的”、“棒的”才是好的。因为我们有这种观念,认为“笨”比较没有价值,“棒”的才有价值,所以听了那种话才会不高兴。

那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其实是不是“棒的”就比较有价值,“笨”就比较没有价值呢?是不是成绩好的人比较有价值,成绩不好就比较没有价值呢?这是不一定的。我小时候随着别人的观念也有这种想法,但是现在,我完全舍弃这种观念。有些父母对我说,本来他觉得有几个孩子很棒很好,结果那些孩子都去留学了,没有一个留在身旁照顾他,当他老了,骨节酸痛、行动不便的时候,竟然是那个最笨、不能去留学的孩子留在身边照顾他,你说是那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随人心执着而定;执着的爱,使你痛苦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随着人心的执着才订出来的。譬如说,对一个小学生来讲,可能一台电动玩具对他很有价值,但是对我来讲,实在没有必要。所以一个很爱电动玩具的孩子,如果他的电动玩具丢掉了,他一定很难过;但是对我来讲,我本来就不要,如果丢掉才不会占地方,反而更好。所以可以说,其实不是失去什么东西会使人痛苦,是你爱那个东西的“执着”才使你痛苦。假如你有一件貂皮大衣价值连城,可能你会很得意,穿起来很快乐,不过如果丢掉了你也会很着急,好几天睡不着又吃不下;但是对我来讲,那种衣服是充满了残忍的血和泪,我一辈子都不想要那一种衣服。所以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个人观念不一样的,也是随时在改变的。

认为有价值,就不能看破、放下

我们时常说:“看得破、放得下”。如果你觉得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某一件事情还有价值的话,那是不可能看破又放得下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去体会,体会到认为一件事完全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才有可能真正看破,把它放下。

——辑自《毛毛虫变蝴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道证法师文章列表

「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回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我们的颠倒是怎么产生的呢?「自心取自心」,第一个「...

别把自己筐住

财是第一大筐。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有钱能使鬼...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远拥有的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

禅宗里的无念是怎样一种境界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六祖慧能大师《坛经...

破除的是心中的执着,而不是破除相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你只能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

菩萨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菩萨戒体,总而言之有...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你是属于刚强傲慢型,还是调柔寂静型

你看一个人,他完全不修无常观无我观,他在佛教界里面...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

【推荐】修行要如何去修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佛教词典】示众

(杂语)训示众人也。六祖坛经曰:佛示众云:善知识!...

【佛教词典】授衣节

指阴历九月。即支给衣物之时节。晚秋时,行者因未贮厚...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

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华寺主...

一位20岁出家僧人的心路历程

和大部分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自己在童年闻到...

制怒、心静如水、养心

制怒 有一个煤矿老板,年产值过亿,聪明能干,精力旺...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字刳心,俗姓顾,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学法于...

不断忆念你的清净本性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

大安法师:六道轮回就是一个大梦

庄子有一天做梦,梦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醒过来之后...

积阴德以转天心

原文: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

弘一大师《改习惯》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杭州云栖祩宏禅师(莲池大师),字佛慧,号莲池,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