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净土法门里你要生起三种信心

净界法师  2015/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净土法门里你要生起三种信心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种信心:一、弥陀大愿力:佛力不可思义,你要对弥陀本愿的摄受完全要有信心,你要相信他有足够的力量来救拔我们;二、自性功德力:你在念佛时候,能念的那个心也是不可思义;三、你所念的佛号,法力不可思义。

修净土的人第一个要对弥陀的本愿力要有信心,我们平常也发很多愿,我希望我怎样怎样,但是我们发的愿平常很难实践!因为我们没有资粮,没有福德智慧来加持这个愿,所以我们平常发的愿叫做空愿!在整个佛法中,一个咒愿力要产生力量,要两个力量加持,一个是三昧力,一个是法身力。

经论上的公案说明一个成就四禅的人,他的咒愿力能够让一个国家十二年不下雨,但是这种三昧力是生灭的,有它的时间性与空间性,而佛的法身所产生的咒愿能够遍十方众生!

我们听听阿弥陀佛发的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是弥陀大愿当中最重要的第十八愿。

身为一个佛陀在他清净法身当中,对十方的众生宣布,哪一个众生临终忆念我的圣号十念,我一定现前来救拔你!当他宣布的时候,这股力量就开始存在法界当中,随时跟我们感应道交。

所以我们经常说“深信诸佛皆充满”,也就是说弥陀的加持是随时存在的,这个我们要有信心,我们相信在宇宙当中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就是弥陀的本愿力,这是能应的!

第二、我们要建立名号的功德力:法身的加持必须要有因缘的引导,弥陀的法身是遍一切处,但是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怎么跟法身接触?这当中要有个桥梁!我们众生的心是个苦恼的心,弥陀的愿力是清净庄严的大业力,中间必须要有个桥梁来作引导,这个桥梁就是阿弥陀佛圣号,所以说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没有这个名号,你说我不念南无阿弥陀佛,法界的加持力根本进不去嘛!

我们要相信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印光大师说佛号有什么功能呢?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可以引导众生的心投到阿弥陀佛广大功德海,当中所以我们要相信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第三、我们要相信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我们现前能念的这一念心性不可思议,自性功德力是一种清净的心。我们的心有两种,一种是妄想心,我们的心很多很多的生灭、得失,我们以我空观、法空观把得失心拨开来以后显出那一念清净明了的心性,这就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

这三种力量,我们实际修行的时候只有两种力量,弥陀大愿力与名号功德力是在一起的,名号功德就代表本愿功德。所以刚开始念佛的时候等于建立两种信心,心性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净土传承当中有两派的说法,善导大师印光大师这一系的,他们在修皈依的时候比较偏重在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念佛号不可思议;可是六祖永明延寿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他们偏重的是能念的心不可思议。

这两者之间怎么会通?如果你是一个信行人,或者以后你要去弘传净土法门的时候,你所看到的都是对教理不了解的人,你要先强调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对这句佛号通身靠倒。如果你是遇到法行人,你要强调自性功德不可思议,因为心是根本,弥陀的加被是增上缘,所以这两者是根基的不同。

但是从大乘究竟义来说,应该以自性功德力为根本,以名号功德的加被当增上缘。幽溪大师讲一句话值得我们去思维,他说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号究竟是什么关系?托彼名号显我自心!

他的心是站在现前一念心性的,现前一念心性虽然具足无量功德,但是要托彼名号当作增上缘,所以我们要相信我们这一念心本身也是不可思议,有成就弥陀功德的可能性,但是要假借名号的加持来当增上缘。

这就是我们在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所以念念之间成就无量光、无量寿!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信愿是来自于智慧的观照,所以蕅益大师说“真正的信愿,来自于闻经达理,断疑生信!”

是要你对经典透彻的了解以后,断除你心中的疑根,也就是说你这个人对净土法门完全都不了解,你就直接去念佛,就能够信愿具足,我实在不相信!你对于所皈依的境完全不了解,你能够信愿具足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修净土它不是一个盲目的冲动,它是一个很真实的把整个生命真相掏开来,净土法门所扮演的特色是什么?很清楚的!你开始发起信心愿力,所以信愿是一种智慧的观照力!

“持名为行行”,持名就是一种禅定力、专注力,对佛号专注的力量。一个是观照力,一个是专注力,这两股力量在整个净土法门的功能是不同的。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我们要判断这个人有没有资格往生?

主要看他的信愿,对佛号、净土法门的强烈皈依心是不是具足。对于弥陀功德的皈依是决定你往生的因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

净土文摘

念佛加行 修净土法门的,除念沸外,应该做到二种加行:...

娑婆世界是钱上之蛇,极乐世界是蛇上之钱

念佛行人最难的就是厌离和欣求,为什么最难呢?娑婆世...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

【佛学漫画】如何守住菩提道芽

你念我名号,我来守护你的菩提心...

【推荐】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1.生平 省常大师(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颜...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问什么是修行,答:心平气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

【佛教词典】洞上

(杂名)曹洞宗也对于末师末流而云上。...

【佛教词典】分别我执

【分别我执】 我执又作人执、生执,即执著实我之意,是...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

念佛法门是可以验证的

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吾人的心性功德...

护生的习惯

口业篇 1、不杀生的人,不应该说哪里的河川应该清理、...

修行就是先苦后甘

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

唯有忏悔才能消除业障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

圣严法师:心里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紧张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凡是心...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见美色不动心者必获福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若问天神得知人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