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

如瑞法师  2015/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

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暗钝愚痴人,耽溺于放逸,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法句经

佛在《法句经》里这样教导我们:一个有智慧的人,能每天念于死的人,他是不会放逸的。一个能常念死的人,他的心胸可以变得开朗豁达。就像用动物皮做的皮包,它淋雨以后会变得更加柔软。我们总是想在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我所要修的。实际佛法的觉性,是时时刻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能够点点滴滴地修起来的;佛说了那么多,反过头来都是要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不管长说短说、大说小说都是要让我们放下对五欲的贪著。

曾经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出家人,他希望能得到一顶袈裟,正好有信士供养了他一顶,质地比较粗糙,是不太好的袈裟。他路过家时,就让他的姐姐把这顶袈裟又重新捣制,成了一顶比较好的袈裟。他本来是个很用功的人,但是看到姐姐重新改制的这顶袈裟后,就生了贪著心了,对这顶袈裟特别的喜欢。可就在他得到这顶袈裟的当天,因为所吃的东西没有消化就死去了。死了以后,当下就转成一个跳蚤,爬在了他的袈裟上。

大众僧要分亡人物的时候,佛就制止大家说你们不要分,你们大家有没有听见有人在喊叫说:"不要动我的袈裟!"当然大家听不到了。佛就讲某某人因为贪著袈裟的缘故,现在变为一个跳蚤已经爬在这个袈裟上了。大家不要动了,各自回去,到七天以后再来分这顶袈裟。我们知道跳蚤的生命也只有七天。本来,按他平常的修行,完全可以走向解脱,但是因为贪著袈裟的缘故,他只获得了升天的果报。佛就告诉大家,如果那天大家去动了那顶袈裟,修行者去护他的袈裟,一念的嗔心起来,必定要堕落地狱的。由于他平常所积聚的善业,他得以升天。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念无常。一顶非常喜爱的袈裟,上午得到,晚上他就往生了。所以佛才说:"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如果能天天都念着无常,他还能贪著那件东西吗?一切有形的,我们都带不去的。

以前上课时问小朋友们: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说乌龟等等。只要有形的,他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只有真正的智慧,他的寿命才是无限的。我们在生死里轮回里,这一期的业报,是生命体上的一个现象。我们不能对它产生任何的贪著,也不能贪著它身外的一切东西。既然是身外的,那就一定是带不走的。所以能陪伴我们的只有很好地修道,智慧可以陪伴我们、解脱可以陪伴我们。

念死,是让我们学会理智的去面对;念死,是更应该知道珍惜自己的当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生命活着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圣严法师《时时提起无常观》

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问: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大安法师答...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

平时散乱不精进,只因没修无常观

我们平时散乱、修行不够精进,是因为没有修好寿命无常...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在「眷属爱」与正见之间做出抉择

做为一个有情众生,有些生命上的需求,是绝对不可少的...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问: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方海权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

【佛教词典】异熟生有二种

【异熟生有二种】 p1116 瑜伽三卷四页云:异熟生有二种...

【佛教词典】天须菩提

(人名)三须菩提之一。佛弟子中有三须菩提,此其中之...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我以阐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业洪深。因此于禅...

净慧法师寄语2012

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

相信因果轮回,不怨天尤人

从一种道德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个轮回和三世的问题是非...

别人给得起,但你的福报不一定能用得起

学佛一定要懂一些财富学,现在大家学发财,不学花财。...

人生三十年

在警卫森严、阴风凄凄的阎王殿上,阎罗王威武地高坐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

【推荐】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

幸运和不幸,都曾光顾过你

大卫的叔父在波士顿,是个商人,要让他在自己店里工作...

忏悔罪障要先明白罪业生起的因缘

所谓忏悔,当然主要的目的在于忏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

佛教为何反对自杀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的存在。在人的一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