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圣严法师  2010/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依三宝和受持五戒的要求。也就是说,一进佛门,首先要对佛陀生起崇敬之心。虽然佛陀本身无须由于信徒的崇敬而显出他的崇高伟大,也不是由于佛陀有什么权威而强制信徒对他崇敬,而是为了崇敬佛陀的伟大人格和智慧 ,他将他自己所悟的解脱方法,悲天悯人地告诉了我们,我们对他的救世精神,是否应该崇敬呢?假如你已接受了佛法的教化,是否应该见贤思齐,对于佛陀的人格有所向往呢?如果是的,那么,对于佛陀的崇敬,乃是为了提挈自己,使得自己也能渐渐地走向成佛的道路。所以信佛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对于佛陀的敬仰和归信,佛经中称为“归依佛陀”。

信佛的最大目的,不该仅是为了求取现实的利益,但是信佛的利益是通过了现实生活而达到解脱目的者。要想求取利益,必须依照佛陀所示的方法来做。所以对于佛陀的教法也当归信,名为“归依达磨。”达磨即是佛陀的教法,常被汉泽为轨持和轨则等。

佛陀的教法要藉人的传持和宣扬,才能长时间地让广大的人们接触到,故对传持佛法的人,亦宜恭敬如同佛法,此名为“归依僧伽。”僧伽意译为和合众,即是以佛陀的教法为轨范,意见相同、利益均等、生活相同,身、口、意的行为方面也均和睦相处的人们。主要是指出家的佛弟子们。

以上三项,加起来名为“三归依”,亦名“归依三宝”。以现代的观点来说,便是敬爱教育我们的老师、珍惜老师传授的学问、尊敬创发学问的古圣先贤。不过佛法不同于普通的学问,这是使我们从有限的生死界中,进入无限解脱境中去的方法,所以在归敬的程度上是颇有差别的。

归依三宝之后的人,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轨范,至少要遵守五点:

①不杀害有情:有情即是对于具有感情意识的一切生物,不得加以杀害。此有两重原因:一是从因果的观点及轮回的观点上说,现生杀害有情众生,将来也要接受被杀害,为了急求解脱生死,不得再造生死的杀业;二是从灭除无明烦恼的观点及增长慈悲心的观点上说,不应为自身的欲求而杀害众生,要不应为了嗔怒而杀害众生。

②不属于自己应得的任何财物,均不得不与而取,不论巧取或强夺,皆为不法的行为。

③不得与夫妇之外的男女发生性 关系,夫妇之间亦不得过度地纵欲。

④不得虚言、妄语、恶口骂人、两舌挑拨、淫词艳语。

⑤不得饮酒,亦不得食用刺激和麻醉的物品。

以上五点,便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的五戒。杀、盗、邪淫属于身业,妄语属于口业,饮酒是为防止因酒而造成乱性,所以最好不饮酒。事实上,五戒的内容已经包含在八正道的正业和正语之中,能够实践八正道,便能受持五戒。同时,佛教的戒律精神,并非仅止于消极的“不得作”,更有积极的“不得不作”的要求在内。例如,不杀害有情众生,进而要救生和放生;有情之中,以人为中心,所以要尽其所能,救济病贫和灾难中的人们;不偷盗他人的财物,进而要量力施舍,多做慈善事业;不淫他人的妻女,进而要劝请他人,共同来净化人间的男女关系;不妄语,更要用语言给他人带来福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

【推荐】佛教十宗略述

释迦世尊住世之时,说法四十九年,皆随众生根机,方便...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皈依的四个误区

今天我们的内容想跟大家说一说,有关皈依的误区。那么...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兴趣于禅修的人,比较不容易有宗教层...

圣严法师《如何发大愿》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怀理想壮志,期待自己的人生要...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佛教词典】五重玄义

(名数)第一释名,无名,则不能显法。故应先释经题。...

【佛教词典】无漏慧

(术语)离随染烦恼性质之纯真无垢智慧也。即三乘之圣...

《阿弥陀经》是以实相为正体

从天台家的观照来看,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不...

每天我们可能都跟佛陀擦肩而过

我很喜欢提一个故事,一个我们在印度朝圣的时候所发生...

临终关头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动哭泣最贻害

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

老年人的三大要事

对于年老的人,生前应办好三件要事: 第一,少说话,...

为何就不敢尝试呢

小耿被调到某村当村长助理。这个村是个穷村,问题一大...

念佛的三大利益

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

如何才是真正帮助亡者往生

问: 师父慈悲!可不可以请师父解释一下,如何临终助...

鬼道的十类

在《楞严经》的思想,是地狱受报以后,转为鬼道继续受...

四十八大愿——(第40愿)随意见诸佛国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

明末高僧莲池大师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呢想给大家说说众所周知的莲...

净居天请佛洗浴

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

生意不好该如何改变

问: 师父,最近几年生意不好做,我想着改变,但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