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十宗略述

于凌波居士  2023/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十宗略述

释迦世尊住世之时,说法四十九年,皆随众生根机,方便立说,初无所谓宗派。大法东来,我国后世学者,见佛法如汪洋大海,为便利修习计,各择一条道路,以求专精,于是乃有各种宗派之形成。宗派的命名,有取法,有取人,有取地,各不相同。我国自六朝至盛唐,形成十宗,略述如下:

一、俱舍宗:本于世亲菩萨的俱舍论,发扬诸法的有谛。俱舍论为阿毗达摩俱舍论之略称。阿毗译对,达摩译法,俱舍译藏。合称对法藏论。对有二义,一对向涅槃;二对观四谛。法亦有二义,一为胜义法,即涅槃;二为法相法,即四谛。所谓对法者,即以无漏真智,观四谛之理,而得涅槃之乐,这是本论的目的。

陈时真谛三藏译此论,并作疏释之,佚而不传。唐代玄奘大师重译此论三十卷,门人普光作记,法宝作疏,大为阐扬,随立此宗,然今则乏人问津矣!

二、成实宗:以诃黎跋摩法师的成实论为依据,发挥人法二空之理。姚秦时,鸠摩罗什大师译此论,遂传入中国,此宗以宇宙万有,分为世界门及第一义门。世界门认诸法为有,人我非无,不知一切诸法,皆从因缘而生,离因缘则灭,虽有亦假,似有实无。进而入第一义门,则说人空法空,五蕴假和合中,实无常实之人我,曰人空观。五蕴诸法,但有假名,并无实体,曰法空观。二空深理,至此宗乃显然揭出。此宗于鸠摩罗什大师之后,僧睿,僧导,僧柔,法云等代相递传,至唐渐衰。

三、禅宗:禅宗者,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门也!此宗主抱定一句话头,真实参究,以期澈悟,所谓剿灭情识,澈证心源者是。梁武帝时达摩来华,六传至慧能,其道大行,其后更分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派。宋代此宗独盛,迄今犹为盛行。

四、律宗:此宗以五部律中的四分律为依据,以持戒而净除身、口、意诸恶业。此宗始于智首,至道宣而大成之。道宣承智首教系,于终南山弘通戒律,世称南山律师,称其宗日南山律宗。道宣之后有文纲道岸等代相递传。近世弘一律师,深研律学,且力行之。著有四分律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等书。

五、天台宗:此宗肇始于北齐慧文,传于慧思,而集大成于隋之智顗。智顗居天台山倡立此宗,因山为名。此宗以法华经为依,立一心三观—空观、假观,中道观之圆融无碍法门。智顗于陈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开拓道场,广说教法,判五时,开八教,广摄群籍,归宗法华。宗风大盛,此宗代有传人,迄今宗风不坠。

六、华严宗:此宗以华严经为据,显示法界缘起,十玄六相的妙义,表现事事无碍,相融相即的旨趣。唐初杜顺和尚依经立观,为此宗的初祖,智俨,法藏相继之,法藏世称贤首大师,为此宗之集大成者,故此宗又有贤首宗之称。唐武宗及后周世宗二度法难,宗风衰微。近世研究者颇多。

七、法相宗:一名唯识宗,依楞伽,阿毗达摩,华严,解深密,菩萨藏等六经,及瑜珈,摄大乘,成唯识等十论而成立。其教义为宇宙万有,悉为识所转变;三界唯心,心外无法;吾人仅从现象求之,而不知此乃吾人自心所变之影象,而非实有之景物,则惑之甚也。唐代玄奘大师纂译成唯识论十卷,此宗乃立。由窥基,慧沼阐扬之。晚唐之后,此宗渐衰。近来研究者颇多。

八、三论宗:依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开宗。百论,为提婆菩萨所造,破世间出世间之邪,以显一切之正。中论及十二门论为龙树菩萨所造,前者破大小二乘之迷,通于大小两教,后者破大乘之妄执,以显大乘之真义。姚秦时鸠摩罗什大师译三论,盛弘此宗,展转相传,至隋之吉藏作论疏,而大成之,盛极一时。宋以后论疏散佚。今则论疏复由日本续藏中得来。

九、密宗:亦名真言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真言密教为依据,以六大—地,水,火,风,空,识。四曼—大,三,法,羯四种曼茶罗。及三密—身,口,意,为教义,取‘三密相应,即身成佛’的方法。唐时善无畏,金刚智等来华大阐密教,为此宗之始。此宗至明代失传,今日中国流行者,为蒙藏之密教,盖亦此宗之支流也。

十、净土宗:此宗以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为依据,教人起信发愿,以念佛为行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法门。此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智下愚,均可修持,而成功则一。东晋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社,为此念佛法门之始,其后昙鸾,道绰,善导三师次第相承,以及永明延寿,莲池,蕅益,省庵,梦东诸大师代有阐扬,使此念佛法门,遍及国内。近世印光大师一生专弘净土,教化尤盛。

以上各宗,有大小乘之分者,俱舍成实二宗,属于小乘,其余八宗,属于大乘,有密教显教之分者,密宗属于密教,其余九宗,属于显教,有难行道与易行道之分者,净土宗属于易行道,其余九宗属于难行道,这是自来判释佛教各宗的大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白话文

可悲呀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在六道里面轮回,一...

不小心伤害了小动物是否破戒

问: 在清理花园的时候,不小心伤害了小动物,是否破戒...

各宗要略——律宗

传流 从第一次结集,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为最初律部。随...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三乘

佛教所说的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

【推荐】信仰佛教的好处

宗教对于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显易见的,它是人...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各宗要略——三论宗

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

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一词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是Buddh...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

【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时间,以七天为一周...

【佛教词典】苦受

(术语)三受之一。对于违情之境而领受逼迫之苦于心也...

【佛教词典】十长养心

(术语)梵网经心地品曰: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

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

根机利的,你用一些小法来跟他谈,那也不对机,这就叫...

被现代人「整惨了」的和尚

赤裸裸的戏谑 用什么方法整的?答:文艺作品。 大家看...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贫妪施豆

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与草木何异

问: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无情,与草木何异? 妙境法...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

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