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印顺导师  2015/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杀生”,还要“护生”,从救护人类而扩大到救护(人以外的)众生,当前动物的生命,而有放生的善行,正是慈悲心的表现。

经论中怎样的放生呢?有见到鱼池干涸,运水来救活鱼类,有见水中浮有蚁群,快要被淹死了,设法引蚁类到达干燥的地方;也有见市上卖鳖,用钱买来放入池中的。动物在死亡边缘,设法救护他,使他免于死亡,这是放生的本意。

我国自梁武帝禁断肉食,放生就开始流行起来,智者大师就是放生的一位。在天台山临海,辟一放生池,得到国王支持,严禁采捕放生池的鱼、鳖。

唐、宋以来,国王与民间,有多数放生池的成立。

我所见到的,福建鼓山涌泉寺,寺内有放生院。信徒送来放生的鸡好多!还有一只牛,一只马,常住特地立鸡头、牛头、马头(如库头,园头,门头,“头”是主管的意思)来负责管养。还有,西湖一带寺院,多有引溪水成池而放鱼的。溪水浅而清彻,游鱼五色斑烂,“玉泉(寺)观鱼”,多少变质而成为观赏娱乐的地方。这是我所知道的,放生都放在受保护的特定地区,被放的动物,能平安的度过一生。

台湾的放生池不多,放生的风气却很盛。寺院举行法会,信徒们会自动的集款放生;也有由寺方主办,信徒们发心乐施;还有成立放生会而定期放生的。

放生是慈悲心行,是功德,据说还能消灾益寿,我理当赞叹。但现今的放生方式,副作用太大,我真不敢赞同。

因为,现在一般的放生,不是见到众生的生命垂危,心不忍而放生,让他平安的生活下去,而是为了功德,定期的、大量的买来放生。所放的,主要是麻雀等小鸟、小鱼、泥鳅、乌龟等动物。

定期的、大量的放生,市场上那有这么多!所以要事先向市场去定购;出卖鸟雀、鱼等为业的商人,要设法去捉来应付买主。

买了回来,也不问笼子里、竹篓里、水桶里的小鸟们,先请法师来为他们归依,然后把这些被关了好久的小鸟们,运到山上、水中放生,功德也就完成了。

试问:如你们不放生,这些可怜的小动物,会被捉吗?他们的被捕,是为了成就你们的功德,这是什么功德!如犯法而被关在监狱中的囚犯,国家举行大赦,那可说是“德政”。如为了施行德政,出动军警,把无辜的民众,大批捉来禁闭,然后宣布大赦,让大家回去,这能说“德政”吗?

善心的佛弟子,少为自己的功德打算,也该为无辜的麻雀们想想呀!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九日,《联合报》有一则新闻:

某寺举行大法会,大量──连不会飞的小鸟也捉来放生。恰遇寒流来袭,放生的第二天,到处是死伤的小鸟。一位少年,检了十几只还不会飞的小鸟回去养着,等他们会飞了,让他们自由的飞翔天空。

读了这则报导,我有说不出的感触。这位少年,才是真正的放生者,功德无量!那些自以为放生的,不但没有功德,还要负起间接杀伤小鸟的罪业!为了放生而捕捉,使小鸟、小鱼们,受到恐怖,不自由,这是功德吗?

有的定期放生,在一定的水域内放鱼,时间久了,渔人们到时会来等着。等放生者功德圆满而去,渔人会立刻出来捕捉。鱼儿们被重叠的放在水桶中,时间久了,不大灵活,当下捕捉,十有六七被捉起来了。这次可没有人再来放生,他们的被杀,放生者应负间接的责任!

佛法不只是信仰,不要专为自己着想,迷迷糊糊的造罪业!以放生为事业的法师、居士!慈悲慈悲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

愚痴跟邪见有什么差别

愚痴就是对事理的颠倒,颠倒染慧为性。这个邪见在唯识...

人类的奇怪之处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

放生功德无量无边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

要有跟别人分享功德的胸量

欣乐作意 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

同时因果、现生因果与隔世因果

世界上有些人持有错误的观点,不了解因果报应的真相,...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一切恶行,没有比放纵自己欲望更大...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

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

【佛教词典】性相二宗

性宗(法性宗),相宗(法相宗)之并称。强调法性一味...

【佛教词典】唯识三性观

【唯识三性观】 即就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

幸福家庭必备的五个基本要素

一、沟通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念无常,断烦恼

在另一次的集会中,佛陀勉励比丘们说: 「比丘们!多...

大乘佛法为什么叫「大」呢

先看大乘,先解释乘这个字,乘是指车乘,车乘有运载的...

古人论富贵贫贱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

处理问题的八个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于处理问题,没有能力的人面临问题就手足...

圣严法师《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同以不思议持名之妙行

蕅益大师说,我们一个人在成佛之道,其实最难最难的地...

吉凶唯人招,最好存仁道

世间上的人,常常将挫折灾难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好,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