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净界法师  2015/1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要过河,河的彼岸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我们要到达彼岸一定要假借坐船的方便,虽然这个船本身不是彼岸,但是它能够引导我们趋向彼岸。所以,在整个修学佛法当中,选择一个契理、契机的方便法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你没有方便法门,你就不可能趋向于真实!这个地方是说“方便有多门”。

我们在选择之前,应该要很理智地来抉择,哪一种方便法门对我们是特别的适当。第二段就把这些方便法门作一个全面性的比较。

第二段“别显净宗”分成二科,先说明净土的横超殊胜:

别显净宗─净土横超胜─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在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教法当中,他开设了无量的方便,假设我们今天要选择一个方便法门,它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个,必须至直捷。就是我们已经对于三界的生死产生畏惧,不想一次又一次地流转,承受这些老病死的痛苦,我们希望“拼个今生永做闲汉”,所以我们今生要离开三界,必须是一种最快、最直捷了当的成佛法门。

第二个,必须至圆顿。我们不但希望修行的时间短,也希望它的功德特别圆满,是一佛乘可以直接趋向佛道的,而不只是人天果报或是二乘的涅槃,是一个成佛的修行法门。

我们今天对方便法门有两种要求,必须是直捷了当,今生能成就;而且所成就的功德,是圆满的佛道。如果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是以念佛的方便而求生净土,这个法门是满足直捷、圆顿这两个条件。

在方便法门当中,智者大师汇归成两种所观境:

第一个,就是选择“圣道门”。这个圣道门的所观境,是一种“我空、法空”的真理,所以智者大师说这叫作“无相行”,就是你的内心以“空性”为归依处。行住坐卧,恒观无性——不管是吃饭、睡觉……,内心安住在毕竟空的体性当中。但是这样的方便会有三个问题:

一、就是你内心这种“有所得”的明了的心,要趋向于空性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有烦恼,烦恼跟空性是互相排斥的,所以你要趋向空性,烦恼不同意,烦恼会障碍你。你的情绪──贪欲的烦恼、瞋恚的烦恼,有所得的这些嫉妒、高慢心,它会障碍你趋向空性。

二、罪业也会障碍你,我们无始劫来所造的这些杀盗淫妄罪业,它跟空性的体性也是相排斥的。当这些罪业现前的时候,你也是作不了主的。

三、我们这个果报体,色身有老病死的问题,身体的衰老病痛,乃至于死亡,也会障碍我们趋向于空性。

所以,假设我们今天以自力的法门,完全靠自力趋向于空性,有烦恼障、业障、报障三种障碍,“譬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只要稍微地疏忽,就很快退到原点。

如果我们选择的所观境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以阿弥陀佛的功德为所观境来当作我们修习止观的所缘境,因为有佛力的加被,我们仰仗阿弥陀佛的摄受而求生净土,在净土的殊胜环境当中再来修学空性,这样子的修学,蕅益大师说“譬如顺风之舟,疾到岸矣”,就是这个船是顺风的船,很快就能趋向于空性,趋向于涅槃。

所以,刚开始修学佛法,你要很冷静地选择,你到底是以“空性”为所观境,或者是以阿弥陀佛广大的功德为所观境。而这两个不同的所观境,在你的成佛之道当中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相貌。这是我们必须要加以抉择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疑根未拔,这是往生的障碍

有些人念佛的时候说,哎呀,我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不...

【推荐】五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往生体验

印光大师: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往生前,...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

带业往生释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

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生命的历史将不断重演

你可能内观以后开始修一心即假观了,就开始历事炼心,...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着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体孱弱, 当息心...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我见」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见就是我们凡夫种种的知见,当然以我见为根本。这...

早起的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1. 首先自然是精神会变好 睁开眼的那一刻,清醒的一天...

戒法的功能

《业疏》云: 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学佛的四大因缘,你属于哪一种呢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在轮回中不知道漂泊了多久,...

【佛教词典】一髻罗刹女

为守护众生之罗刹名。据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载,此罗...

【佛教词典】性具

(术语)又曰体具,理具。谓本觉之性,具菩萨界以下九...

星云大师:贫僧一生的岁月里一直与病为友

贫僧从小说来应该是一个健康宝宝,但眼耳鼻舌身心六根...

外道精进的故事

关于精进修行这一点,连外道都很强调。 有一个修仙道的...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说四众过罪,它罪业的成立有四种条件: 第一个,因:要...

用唯识角度来阐述梦境的产生

梦中意识,就是做梦。我们做梦的时候是不夹带前五识的...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说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宝...

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

【推荐】不清净的愿,佛菩萨能满愿吗

那些大菩萨行菩萨道时,遇到种种众生。一切众生每个人...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里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

供养礼拜舍利的功德利益

一、释名: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室利罗、实利,意译...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翻译于东晋,公元四世纪初,是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