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日常修行的七法

2016/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七件事”。那么修行者日常生活中也有七件事不可或缺:

1、发愿

愿力不可思议。每天清晨,佛弟子都应该效法诸佛菩萨,真诚地发愿,让自己的一天乃至一生都能饶益众生。

2、忏悔

无始以来,每个人身口意所造作的罪业,可谓无量无边,唯有每日至诚恳切地忏悔,才能逐渐得到清净。

3、布施

尽力给予他人财物、佛法和安慰,更勉力舍掉悭贪、嫉妒、种种烦恼,心无染着。

4、持戒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修学佛法的总纲,能调伏自心、规范言行,修行者应当依教奉行,以戒为师。

5、忍辱

《金刚经》说“一切法得成于忍”,尘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要有难忍能忍的胸怀,才能成就学业、事业和道业。

6、定课

每天的定课不仅能安定身心、坚固信念,而且能够感通诸佛菩萨加被、护法龙天护持。

7、回向

每日应将所有善根、功德,悉数回向如来大愿海中,解怨释结,自利利他。求生净土者,常存愿生之心即是回向。

总之,作为佛弟子,要用如是七法将修行融入日常的生活,让生活契入稳定的修行,用佛法改善生命,用生命实证佛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在顺逆境中不为所动

佛陀说睹境不动难,意思是:身在顺逆境界之中,而能不...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佛经上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

修行不要搞得太复杂了

问: 师父您好!请您开示,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成功的秘诀

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修行人不要有诤讼胜负之心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在高科技社会,为什么佛教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 所谓和...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念佛止观修学法...

【推荐】一起看看念佛人到底有多尊贵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

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

【佛教词典】我法皆是假立

【我法皆是假立】 p0650   成唯识论一卷一页云:论曰...

【佛教词典】出家缘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为难提优婆塞说犯五戒之...

念佛法门要注意些什么

问: 佛法的重点在哪里?念佛法门要注意什么问题? 慧...

唯识有何重要意义

问: 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 答: 唯识法相...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突发脑溢血,念药师佛化险为夷

药师法门,又叫延寿法门。当有人死相现前,神识出窍之...

净土得遇之难

佛化众生,随机所感,唯众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动佛陀诞...

依他净土与诸方净土

我要告诉大家,《莫到老来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连续...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学佛的好处与利益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达十余亿,而其教义...

一休晒经

一休禅师在比叡山乡下时,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生命活着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