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骂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广钦老和尚  2016/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骂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行行持当中非常重要。一开始练习时很不好受,难度极大。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会习惯下来。无苦不成道!

夸奖赞美我们的,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打击我们的人,当他在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是逆增上缘。要藉此去磨练“无我相”,要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此乃西方的资粮,要接受,要承担,内心还要感谢他们给你一个修忍辱的机会,无忍不成道!

别人不想吃亏而不做的,我们要发欢喜心去做。不好吃的东西而别人不想吃的,我们要发欢喜心去吃。修行就是要吃亏!要心量打开才能去除贪嗔痴等等的坏种子。否则吃不了一点亏,受不住别人的一两句说话,就是没有修行。

老实念南无阿弥陀佛且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时请不要计算念了多少句,否则心存贪念——贪多,这就难以专一,不专注在佛号上就非老实念佛。很难达到至上层的境界——念佛三味。尽量做到念佛念至对境无心,保持清净心,平常心,无好无坏。

以静坐去把生命原有的潜能唤醒过来,希望以较快的速度去寻回自己身上不生不灭的佛性,令“身心清净而得大自在,智慧涌现而成为觉者。”

要回光返照,常常作出自我检讨。常思己过,则近“道”矣!一发觉有错误,就要马上进行修改,从一切境中去调整自己。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工夫!当你有感觉“艰苦、烦恼”的时候,这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这时你必须运用智慧来降伏心念上的障碍,拿出修行的精神来克服万难。因为“有境才好修,无境不成道。”

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内心自然而然的显现,到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奥妙所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培养耐力

耐是持久,是承受,是一种力量。你看,飞鸽传书需要耐...

惟贤长老《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

培植福德的十种方法

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用功和修行

今天讲一讲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为很多同修都在问,...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烧香作炭

佛陀在舍卫国说法的时候,感化了一位青年发心跟随佛陀...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如何才能有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即是...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佛教词典】所转得

【所转得】 p073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四、所转得...

【佛教词典】阿耶怛那

(术语)āyatna,又作阿也怛那。旧译曰入。新译曰处。...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鬼子母

在古印度一座幽深的山谷中,住着老鬼王波阇迦,和他的...

既需面对时,就勇敢承担吧

修行者问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意?和尚放下布袋,...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这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 念佛却病。 可见这个意安在...

宏海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一讲) 前言: 佛法的流传,主要是要有人来讲,有...

自立法师:观音菩萨聪明偈

我介绍一首「求聪明」的偈子,这是我做小和尚的时候自...

助念以佛为本,佛来比人来容易

我们现在助念团功德无量,成就了多少往生的因缘,这个...

福报不够,干起坏事无比顺利

真正有福报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从身安道隆的角度,一定要断除这五种辛菜

那么这一段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生命的变化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