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  2017/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首先要知道,自己到寺院的目的是什么。真正的佛教居士到寺院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修行。护持三宝,听经闻法,借助寺院的清静道场修福修慧,最终出离生死,所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不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到寺院去,那便很难得到真实的利益。

“宁搅三江水,不动道人心。”到寺院里首先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说;管住自己的身,不该做的事一件都不做,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想的一点也不想,如《无量寿经》教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老老实实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修自己的福报和智慧,其他不该过问的一点也不要过问。需知寺院是三宝净地,在寺院里做一点善事便是大福报,做一点恶事便是大罪过。

到寺院里,只看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切不可拿着佛法的尺子到处去衡量别人,需知佛法是用来修正自己三业过失的,不是用来替别人改正错误的。如果别人有不如法的地方,适可而止的规劝就好,必要时可以请寺院的师父们出面解决,万不可因为这些事情在寺院里发生争执,更不能到处去宣扬他人的过失。谨遵印光大师的教诲:“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到寺院里,要看一切人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谨遵普贤菩萨“礼敬诸佛、忏悔业障”的教诲,把每一个人都当成阿弥陀佛礼敬,认真忏悔自己的业障,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忏悔今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发愿生生世世得生佛世,得遇正法,得见如来。这样便能生起诚敬心及惭愧心,自然而然得到真实的利益。正如印光大师所言:“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到寺院里,即使自己懂得再多佛法,也不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讲个不停。要知道寺院里的师父和居士们来自四面八方,卧虎藏龙,什么人才都有,寺院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所以到寺院里不需要谈一些高大上的理论,只需要落实。自己不落实,讲给别人听,别人也不会相信,况且自己讲错了,遇到行家,还会贻笑大方。如果真为佛教,真为生死,到寺院就老老实实落实佛陀的教诲,为大众做一个好的榜样。

到寺院里,还要听招呼,守规矩,服从安排。一切听从常住师父们的安排,安排什么工作要认真完成,不懂的地方要虚心请教,切不可自以为是,肆意妄为。这些做到了,在寺院修行便会得到真实的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你真的信佛吗

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传...

宽运法师:布施的方法

如何布施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

初机学佛决疑

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

喝药酒和鸡蛋牛奶是不是破戒

问: 居士修行如果有时一身痛,吃一点药酒是不是破戒?...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

为何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十万亿佛

问: 极乐世界的人何以只须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他方...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

【佛教词典】五十颂圣般若罗波蜜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偈,说般若波罗蜜经...

【佛教词典】法界藏

(术语)五藏之一。持一切染净之有为法,故名法界。内...

外界的打扰来自我们的内心

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

圣严法师:最好不要当劈腿族

问: 劈腿族是爱情国度新名词,以前叫脚踏两条船,但...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

受持供养楞严咒的种种功德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

信愿持名,就是我们这一部经典乃至净土法门的正宗,最...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

怎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 法师您好!印祖一再强调我们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至诚恳切的心,启动了咒语的力量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