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法藏法师  2017/03/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座法、念多少遍咒子、诵多少卷经算不算呢?还是每天研究了多少佛法、听了多少经、写了多少文章或者为大众服务了多少事,才算是精进呢?以上这些可能都是精进,也可能只算是与三宝结结法缘,种种未来得度的善根罢了,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丛林里有一句话说:“老修行的脾气大”,为什么有的“老修行”脾气会特别大?是不是用功用错方向了呢?

本来佛法三学的修持,是要趣向“无我”的,可是如果一切的用功事行,不能朝此目标而会归,那么“我”能持戒,“我”修禅定、“我”有智慧的结果,只不过修出一个更大的“我”,脾气怎会不大呢?修行,当然不能没有事相,因此念佛多少、诵经多少、持戒、修定、观慧等等,当然是用功与否的指标。所谓的“无相用功”,那是大修行人的“密行”,岂是初修行者可以东施效颦的?

然而经上的所谓“精进”,其标准却是:“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的四正勤。这四正勤所透露的讯息是:必须随时以正念摄持身心,不放逸地观察无常、中道等义,使自己的三业运为,时时处处趣向无我与实相,若能如此方名精进。

因此所谓的精进,对于一个初修行者来说,既不能离开事相上的多寡,却又不只是事相上的多寡而已。所以每天拜多少佛、坐多久禅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却是,必须透过这些事修,让自己的心智、性格与行为模式等,渐次地往道上会──随时断恶、修善、自净其意。

然而在断恶、修善与自净其意这三方面的功夫,对初学者而言,最首要也最迫切的,正是“断恶”!所谓的“往道上会”,在这层意义上说正是指不断地冲着自己那无始以来的无明,做自我检察、自我挖掘、自我扬弃与自我修正的“排毒”工作。这才是“精进”的微义所在!

随时向自己的习气、自己内心的黑暗面、长久以来不敢触碰的伤痕挑战与面对,才会使得一切事修,显得更加地有修道的意义,这正是断恶的开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得踏实,可不是容易的。

那些看不清楚自己习气在那里的人固然不必提,有些人要不是根本“拒绝”去勘察自己的无明、习气,要不就是努力地逃避内心的黑暗面和伤痕,终而造成人格的扭曲与修道上的障碍。

像这样被无明、我执所重重包裹的身心,就很难以开放的心胸来看待这世间──包容别人的缺点、随学他人的优点、恭敬父母师长、谅解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诚恳和善地对待他人……等等。既不能如此对待世间(这正是某种程度的心灵自闭),当然也就看不清楚,本质上不离世间的一切佛法深义,以及师长与道友的尊贵价值所在。他总觉得:我自己“有一套”,别人的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不过如此而已。

因为这种修道上“自闭”所造成的强大我慢,障蔽了他的学习与心量,同时也障蔽了他的佛性与觉悟,他很难再从内心当中,对人、对法由衷地生起恭敬,因此也就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修行增上。

像这样的人,你看他整天汲汲营营地用功,不过是从“数目”当中获得虚幻的满足,数目累积得愈多,我见就愈强、我执就愈重。表面看似谦卑、恭敬与好乐法,可是一遇到境界,分别就迭起,轻藐、苛薄,乃至暴怒一发不可遏抑。真是愈精进愈让人觉得不可亲近,这,不正是“老修行的脾气大”所隐含的另一层内在意义?

这种人让人感觉全身带刺、冷漠与虚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面对自己的过失时,要不极力辩护,再不就是麻木不仁,不痛不痒。修了半天结果还修成如此,实在令人惋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不怕错,只怕不改过

佛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做已能悔。」意...

学佛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听经闻法。 听经闻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

锻炼身体是执着自己的色身吗

问: 弟子深信净土,誓死不退,现在也很少运动了,觉得...

【推荐】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问: 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

慧律法师《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

婚姻就是一场骗局

一见钟情的恋爱更容易失败 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人们计...

【推荐】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

佛陀先征问阿难尊者当下这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

净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我们先把这个净土宗的修学,做一个总相说明,我们待会...

【佛教词典】义门差别五相

【义门差别五相】 p1240 瑜伽八十一卷十三页云:义门差...

【佛教词典】十讲

(仪式)无量义经一卷,法华八卷,普贤经一卷共十卷,...

善加利用你的「缺陷」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

圣严法师: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

捡拾零碎时间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来,面对死亡,想想你要去那里?想想...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带业往生释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

至诚供养得生天道

佛陀时代,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好乐佛法,并因听闻佛陀...

提婆菩萨的宽恕

世尊在灵鹫山上为群众开演妙法,以手拈花,迦叶尊者破...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