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道源法师  2017/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诸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就是要注意‘回向法界’这四个字。前面有讲过地藏经有两个经眼:一个是‘业力甚大’大到不可思议:‘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在事相上发明业力。这一品经文的经眼就是‘回向法界’,就是回向法性,法性就是理体,就是真理的实体,要回向真理而不著相。前面业力是事相,这里回向法界是理性,合起来就是理事无碍,理事圆融,所以地藏经并非你所认为是浅显的经,凡是能回向法界就是最深的义理。

佛经上说回向有三种:‘回者转也,向者趣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三处者:一者菩提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趣向于佛果菩提所谓回因向果也;二者众生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之众生,所谓回自向他也;三者实际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趣求真如实际,所谓回事向理也。’第一种是我自己所修功德一定要回向佛果菩提,我不求人天福报,也不求二乘小果。第二种众生回向就是把我的功德施给一切众生,我不求自己的福报。第三种实际回向,就是把功德回向趣求真如实际,就是真如之理,所谓回事向理,你所修的功德就是属于实相,你不著实相回到真如实际理地上,或理性上。‘法界’在佛经上有三种解释:一者界限义,一个界两个界等十法界等就是界限;二者因义,法界是诸法之因。;三者法界就是法性,这里就依法性解,所以回向法界者,就是回向一切诸法的本性。一切诸法就是真如理性,回向真如法界。

金刚经里讲‘无住行施’。住就是执著。‘就是不要执著去行布施。’内不著能施之我,外不著受施之人,中不著所施之物,所谓‘三轮体空’,即是回事向理也。这布施是个妙法、是个成佛之最大功夫,能度你的烦恼,了脱你的生死,他是总摄六度法门,你一执著我是布施之人,则别人不如我,慢心一起,不但度不了烦恼,更增加根本烦恼。你若执著受施之人,则不能平等布施,亲者布施,疏者仇者则不布施,是起分别心冤亲不平等。要是执著所施之物呢?则著财物之相,是你所喜爱,则不肯舍,好的贵的不肯舍,所以也不能执著所施之物。这三项就叫‘三轮体空’。所以能以三轮体空的心来布施,则同样是一件布施行为,却因你能将功德回向法界,所得果报亦是种种不同。而且是千差万别。

这个‘回向法界’就是地藏经的经眼,太重要了。这第十品的较量布施功德缘品,几乎每一段都会劝导众生要回向法界。

现在讲地藏经就是大乘经典,你听了一部地藏经功德很大,甚至于你只要听闻一句或一个偈颂也好,发起殷勤郑重的心,赞叹大乘经典,是度人到彼岸成就佛道的舟航,就是因为你懂得经里的道理,才会更加恭敬这大乘经典!因为能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你才会赞叹啊,因为你赞叹恭敬,所以你就布施种种香花灯涂果乐来供养经典,这个善男女就能获得无量无边的大果报。这是指获得人天殊胜美妙的快乐,但若能将此功德,都把他回向法界,则这个福报更大,大到能令这善男女成就佛道。’因为这大乘经典的道理是与法界契合的,是遍法界,而我们的心也是遍法界的,以这个殷重诚恳的心,来跟那个遍法界的真如实相相应,所以所得的福报自然是无量无边了。相反的如果你以轻浮的心,妄想纷飞的心来听经,则这个福报就很有限了。所谓大乘经典,就是佛对大根机众生所说的六度万行之教法,如华严般若,方等诸经等。普贤观经云:‘若有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然而这大乘经典,任何一句一偈都是成佛之因,成佛之种,就如同摩尼宝珠一般,只要一句一偈就能获大果报!也只有大乘经典才会叫你将功德回向法界,大乘经是叫你度众生,是为众生才成佛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机会成佛,

而这部地藏经,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教导在家人:‘如何培福修福,如何避祸、如何不堕三恶道,如何超度祖先,如何使生儿育女平安获福!如何外出平安事事如意,简直就是众生的无限保险公司,如能回向法界,最后还能成就佛道。’这才是真真不可思议的大乘经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防止名利的伤害

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贫人变富豪

过去在罗阅只国,有一位婆罗门非常贫穷,即使努力工作...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

随烦恼二十: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

锡杖功用与功德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还是会得大便宜的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

【佛学漫画】法界第一高人

阿弥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计量,寿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悲心无尽 行愿弥坚——一诚长老珍贵舍利撷影

【真如寺讯】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

财富的秘密

【一】 收到一短信说:财富很重要啊!此为答复。 财富...

幸福常驻心间

有这样一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从前,一个富...

发心和正见是所有修证的基础

我们把整个佛法分成四个主题: 发心,正见,修行,证果...

【佛教词典】怨敌

(杂名)怨恨仇敌也。金光明经二曰:邻国怨敌兴如是念...

【佛教词典】八种胜法

(名数)谓受持八斋戒者得八种之胜功德也。一不堕狱、...

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虚空眨眼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

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

安住清净本性,破除自我设限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药师经》三个经名的含义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

国土有哪三种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地藏十轮经》上说,世间一切令人感到舒适的用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