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弘恩法师  2018/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与此同时。由于文化与信仰的缺失,人类内心的迷茫亦越发困重。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面对人生与内心的烦恼痛苦,很多人无法自行排解疏导,于是便产生了很多“急来抱佛脚”的盲目信仰。与此信仰相应,大多数人进入寺院道观,为了求得内心安宁,在烧香礼佛时,受到无良商家的引诱甚至是暗示性的恐吓,益发追求“烧高香”。

因此,当前流行的“烧高香”的说法起因有二:

一、香客的功利心在作祟,把烧香拜佛或拜神看作是同神佛的交易,认为烧香越高越大,神佛就越容易保佑我们。这种想法真有点“以小心之心度贤圣之腹”的味道了。神佛如果这么小肚鸡肠,又怎么能普度众生呢?当知皆是众生自己的颠倒妄见。

二、一些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大肆渲染夸大了“烧高香”的迷信思想。高香是暴利的。从环保与安全的角度来看,都是有害的。高香的制作很粗糙,成本低廉,但售价却迎合了世俗的功利,往往都是以一些吉祥数字为价位,漫天要价。甚至部分无良商人在向游客推销的过程中,很容易利欲熏心,往往带有一些暗示,让香客产生 “如果不烧他们的高香,就会如何如何”的思想压力。为了避免秽气,香客不得不掏腰包。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看待“烧高香”的说法呢?下面就自己一些浅显的理解,分享如下:

首先,“烧高香”的说法是一种民俗思想,并没有从真实究竟的意义上去理解“烧香供佛”的意义。在佛教里面,“香”是表法的,通俗地说,“香”更代表我们内心的清净馨香,亦即是“心香”,佛教里面分为五种: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五分法身香”。

单举“戒香”为例,一个清净持戒的人,身体就会自然有一种清香之气,而不持戒,胡吃乱喝,纵欲放逸的人身体都会有各种臭秽之气,体味重的人如果不用香水化妆品就很难让人靠近。因此,佛教提倡焚香供佛,是通过有形质的“香”来表达自己净化心灵的追求与努力,以自己最清净虔诚的气息与诸佛菩萨的清净气息相感而应,以达到所求如愿的目的。而不是以沾满汽油(太高的香如果不沾油很难点着),冒着呛人浓烟与刺鼻气味的所谓“高香”来祈福求祥。

此外,“烧高香”把供佛敬香的清净行为污染了,让人们对佛门敬而远之。认为敬香是有钱人的事,这本身就是违背佛教教义的。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身份地位无关。

崇祯年间的县令袁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中就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皇帝的妃子,在年轻时家境贫穷,她曾到寺院拜佛,鼓足勇气把身上仅有的几文钱供养给寺院,结果方丈亲自带着僧众帮她念经祈福。后来她发达了,浩浩荡荡来到寺院,让人献上千两黄金。但方丈只是让其他的僧众帮着念经。这个妃子就很不开心,就问老方丈为何这么多钱不给念经。老方丈很认真地说:“以前你虽然几文钱,但你是用十分的虔诚来拜佛的,现在虽然是千金,但你内心充满了傲慢,全然没有了恭敬,所以不需要我为你念经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能看出佛教的精神,看重的不是地位金钱,而是大家来寺院的一片心意。

古人也说:心诚则灵。我们不能否认“烧高香”的香客的虔诚,但从当前社会环保与旅游安全及资源节约这三个方面来说,“烧高香”是不可取的,并且极容易造成人心的不平等及商贩的贪念恶念。

因此,我们呼吁,请还寺院道观一个真正的清净,让大家以虔诚安静的心祈福求愿,彼此相善,以此善心,我们定能得诸佛圣贤的庇佑,所愿圆成。更愿世间美好常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

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印光大师《三皈与五戒十善》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

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

如何处理毁坏的佛像经书

在事相上来讲,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们的佛像,...

「庵」一定是女众所住的地方吗

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这个地方呢...

耀一法师: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

一、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邪淫把我们逼向堕落与灭亡之路

邪淫害人不浅,古人曾说过万恶淫为首,这个恶不仅仅是...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天人果报的缺点和优点

天人的身心果报,我们从经典上跟祖师的传记,得到两个...

夏季五种补肾最佳食物

天气炎热,工作繁忙,不少上班族觉得整天昏昏沉沉的,...

【佛教词典】忏悔

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忏,为梵语 ksama(忏摩)之略...

【佛教词典】种类生死

【种类生死】 p1260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页云:有情世间、...

命可以算吗

站在佛教的立场,并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风水...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善加利用你的「缺陷」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

离开现前一念心性,没有一法是真实的

真正的修行,其实修行,实际上讲,修,就是要把我们的...

八句古言,开悟今人

1、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 --出处:《战...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

向地藏菩萨学习些什么

首先地藏菩萨说不可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菩萨在《地...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

带业往生释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

至诚供养得生天道

佛陀时代,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好乐佛法,并因听闻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