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蕅益大师  2018/05/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缘所转。若实达惟心惟识,岂有心识外之境缘哉。且纵不达惟心惟识,境缘决定不离心识。如梦中妄计梦境为实,起欣起怖,而离梦心决定别无梦境。

学人先须了达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次推究此心此识,毕竟有何体性相状。若现前心识实无体性相状者,惟心所现三界万法,又岂有少许体性,相状可得也。心识不可得,名心寂三昧。心寂则色自寂,境缘不可得,名色寂三昧。色寂则心亦寂,心色俱寂,则无烦恼亦无菩提,无生死亦无涅槃。无凡无圣,一味平等,是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然后全性成修,企自心本具之佛道,度自心本具之众生。如知水性冰性,同一湿性已。不于水外有冰,不于冰外觅水,而方便融冰成水,则念念常观,即心即佛,而不起上慢,时时上求下化不倦,而总名无作妙德,无功用行矣。

若舍此别商方便求工夫,乃至觅玄妙,是演若怖头,醉儿索食也。或初心散乱多者,用数息法,如童蒙止观所明,须了知息出息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此息当体全空,举体即假,仍非二边,即是中道。所谓圆人用偏法,偏法亦成圆。

又昏盖重者不宜贪坐,须方便调停减杂事,减饮食,令神清气定,则观慧渐渐增明,昏散渐渐退舍。又学道如调琴相似,大缓则无声,大急则弦绝。生死之心常切,求效之心莫生,先难而后获,庶几近之。

若欲体达现前心识无体性相状者,不出四性四运二种推法。四性推者,谓现前一念,设自生,不应藉缘生。既藉缘,心无生力。心既无生,缘亦无力。心缘各无,合云何有。合尚叵得,离云何生。故知心识实无生也。

四运推者,观此一念未生时潜在何处,欲生时何缘得生,正生时作何体相,为在内外中间邪,为方圆长短青黄赤白邪。生已无间必灭,灭又归于何处。三际觅心皆不可得,奈何于本空寂,妄计内心外境,起惑造业,枉受轮回邪。然毕竟觅一能起惑造业受报者,元不可得。

如醉见屋转,屋元不转,但吐却一向妄计无明之酒,惑业苦三,当下永息。设口谈空,无明不吐,如醉见屋转,硬言不转,并此不转,亦醉语耳。且道无明酒作么生吐。咄,要知端的意,北斗面南看。珍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学佛就是把心顾好

假使心没有顾好,任它自赞毁他,就会堕三恶趣中。什么...

不拿佛法做人情——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经忏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

阿赖耶识种子具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不要做流行的奴隶

父母希望生儿育女,做了儿女的奴隶;男女希望谈情说爱...

【推荐】「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如何正确阅读佛经

一:保宁勇禅师示看经警策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

男欢女爱的祸患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

为什么会生不孝顺孩子

问: 我非常用心栽培我的儿女,可是儿女偏偏都很坏,...

【佛教词典】四意趣

(名数)佛之说法,有四意四秘,可以解决一切之所说。...

【佛教词典】说假部鼻祖迦旃延

(人名)佛灭后二百年顷有迦旃延阿罗汉由大众部中独立...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

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来的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

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缘

难陀王是一位见识广博的聪明人,没有任何事能够难倒他...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

圣严法师《打从内心祝福自己、祝福别人》

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么说应该没有人反对。小自个人...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

八风的考验

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修行中,常提到...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

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庵摩果与臭井水

有位老婆婆带着蜜浆和水果出远门,她走了一段很长的路...

将「自我」减轻消灭

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将自我逐步的减轻、消灭。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