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德光法师  2019/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一根的粘牙糖,我们吃的幸福感满满。一把冰糕棍,几块小石子儿,我们可以玩得不亦乐乎。经常是一个沙包、一根皮筋,或者一方粉笔绘就的格子,就能让我们沉醉很久。

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虽然极大的丰富,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却丢了。

各种新潮电子产品,新鲜劲儿一过就被放在角落吃灰;再好吃的东西,吃不上几口就腻了;再好看的衣服穿不了几次就压了箱底。

一颗充满妄想的心,总想外求,求而得之,空虚;求之不得,痛苦。光阴年华,就这样一点点被烦恼吞噬了,当我们回头想找回我们的幸福感时,发现心已经迷失的太久了……

在这个社会,无论是所谓的底层、中层还是上层,每个阶层都存在自身的痛点。

底层人连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都无法获得保障;中层人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也面临孩子教育、生活环境等问题的困扰;上层人士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伴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中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戾气越来越重。

地铁上经常看到有人因为拥挤而争吵甚至打骂,外卖因为一个差评就可以提刀砍人,还有各种路怒症……

有时不禁在想,这个社会怎么了呢?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五毒的侵害。

《佛说八大人觉经》有云:“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贪心不能得到满足,就会生嗔恨,如果愚痴不能觉醒就会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傲慢与怀疑使得各种矛盾加剧,最终导致了各种乱象的产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精神上却停滞不前甚至退后。

小孩子从小就被灌输所谓成功学理论,好像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及认同感都是来自社会地位以及外在的物质财富。为了所谓的成功,每天疲于奔命,能够真正信任的人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淡漠。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钱、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可是真得到功名利禄后会觉得幸福吗?反而更加惶惶不安,唯恐失去现有的一切。所以说,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从妄想和烦恼中挣脱出来,找回迷失的本心。

真正的幸福,不是自身欲望达成的那一刻,而是一种意义的延伸。

幸福分为三个层次:满足、快乐、意义。满足是幸福最初始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快乐觉受会持续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这件事意义的大小。

如果单纯是为了满足个人,那么这种幸福的感觉来得快去的也快;如果是为了众生,那么这种幸福的觉受就会被无限的放大。

说到底,真正的幸福不是来源于外在的获得,而是内心深处心灵的滋养。如何滋养心灵呢?布施就是很好的方式,布施比获得更能得到幸福的感觉,因为帮助别人的时候首先温暖的是自己的心。

外在世界的物质是无限的,但是每个人能够得到的是十分有限的,当有限的获得与无限的贪心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痛苦。

因此,少欲知足的人往往更能够感受到幸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于多大程度上可以摆脱对外界的依赖。收入越来越高,但是幸福感越来越低,有时候想想,好像什么都不缺,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得到。

佛经有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身体是无常的,财富是无常的,世界也是无常的,都是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的,既然我们都知道本性为空了,何必还执着外物呢?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是因为外在世界的客观因素,比如环境不好、身体欠安、世道不公、经济衰退,很少意识到其实这都是心念在作祟。

即使有一天让你到一个现阶段各方面条件都令你满意的环境中去,过一段时间你仍可能会生出其他不满。因此归根结底,不幸福的根源是心念的妄想太多。

环境是共业的显现,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内心,把控自己的念头,当我们随着修行的深入,逐渐能够达到境随心转的境界的时候,我们就又可以找回曾经的幸福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做人处事要能如水

阳光、空气、水,这是人生三件宝。 地球上,只要有空隙...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是经常听到一般人慨叹的话...

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海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

为谁辛苦为谁忙

在汲汲营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过人生在世的...

不是撑着不死,而是好好活着

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萎了。「天哪,快浇点水吧!」...

人间也有强过诸天的地方

声闻法和辟支佛这两种佛法都是有出离心,对于世间生死...

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轮回中谁能与其出苦者

菩萨地上有变易之苦,罗汉果中有分段之苦,一切诸天有...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天然排毒的六种水果

不少女性朋友们都喜欢吃水果,因为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

发心应学二事

发心应学二事, 一智慧,二慈悲方便。 欲学智慧,莫若...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

【佛教词典】波戍

(术语)Pa?u,又曰咥哩也遇庾尔Tiryagyoni,译言畜生...

【佛教词典】一句

(术语)表诠一个之义理者为一句。唯识论二曰:名诠自...

寺院「斋天」有何含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编...

妙莲老和尚《念弥陀圣号的利益》

一句弥陀具足无量光寿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小...

佛灭后有五法能令正法久住

【原文】 《善见》云: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

【推荐】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

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

少了这两块基石,一切道德理论都流于空谈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

调伏心念如牧牛

过去佛在舍卫国游化时,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发心要...

早晨第一杯水该怎么喝

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

金刚经感应录:降伏湖神的经师

晋朝时,扬州江畔有一座亭湖神庙,传说湖神非常严峻凶...

不是佛经不灵,而是你理解错了

我们经常会听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地藏经》上...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问: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道坚法师答: 负债的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