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仁清法师  2019/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那个意思对方可能打算年内或年前想往生,他来信上有这个意思,想年内或年前想往生,看怎么样?印光法师给他回答了,你想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这种知见不可执着,或致魔事,可能就会中邪着魔,执着就成病了。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意思是念佛的人,一定坚定自己的信心,求往生,但是你这个报还未满,比方说你能活到80,你到79那一年,报还未满,时间还未到,那么就只能随缘,或者再有求往生之心,或者念佛修行,到报满的时候,因缘成熟的时候,阿弥陀佛自然来接,是这个含义。

“倘刻期欲生,若功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那个意思是,假如你想着哪一天要走,假若你真正的修行功夫到家了,出入自由了,来去自如了,功夫真到家了,那是可以的,你说哪天走就哪天走,很多高僧大德有这种功夫,我在我的博客文章上曾经写到能海上师的往生,他就是自如。

功夫成熟的话不要紧,假如功夫不成熟的话,你想我明天走吧,我第三天走吧,或者选个好日子走吧,假如这个人是念佛的,他还执着于掐掐算算的话,有些人他会掐算啊,临走时一掐算,最近死都不好,我得死在哪一天,这个人执着执着执着,假如你功夫高,到哪一天走就行,就可以了,假若功夫不高,执着执着就着魔,就失去正念了,就这个含义。

“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那个意思,“尽报投诚”我这个寿命结束了,我这个形体寿命结束的时候,将死的时候,好了,我哪里也不去了,去西方极乐世界,以真诚心求往生,这是我们修行人所遵循的方法和道理。“乃吾人所应遵之道”这个能听明白吗?

“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这什么意思呢?我赶紧死赶紧死,那是自杀,《戒经》是不允许的。

“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假如你执着就容易丧心病狂,就是中邪着魔。

“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假如你修行功夫到家,今天往生也可以,挺好,至少往生了,今天更好。

“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假如你道业未成熟,时间还未到,你执着追求哪一天走,这个和拔苗助长没什么两样,对吧?拔苗助长。

“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假如咱们自己执着,魔事起来了,肯定有相应的魔的境界,那么自己不能往生,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关键的时候,让很多不知内情的人,失去道心,一看念佛的人最终的结果是这个样子。

济南有一个例子,九二年他开始学佛,九二年学佛的人不多啊,咱们哪一年学佛?你们九五年、九六年、九七年、九八年以后,九二年就开始学佛,据他自己说,不说哪一部经,哪一部经,是我跟我师兄弟从上海背回来的,就是说山东佛教的兴盛有他们一部分的功劳,就是流通了经书。

严格的说他们是老修行了,可是呢就是非常执着,我亲自见过他和他探讨过,后来我就什么也不说了,他非常狂妄自大,确实有这种人,自己觉得了不起,超过了一切人,甚至是超过一切出家人。你才出家几天就这样?你才出家几天?我那时候学佛时,你们还未学佛呢?结果是前年的时候死了往生了,因为他那里有七八十个人,有好几伙人,离的都不远,大约七八十个人念佛的,有一部分人受他的影响,有一部分人后来加入的。

他走了以后,大家给他助念,就是一两个小时,身体很硬了,就死到桌子前面了,死相很难看,结果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哎呦,这个人这么多年来念佛,看他那情况绝不可能往生,助念没有起作用,业障极重,他曾经诽谤正法。因为这件事我和他探讨过,没有起作用,因为他觉得了不起,这个人我不说姓啥了?我不是说谁不好,我是说这种现象引起大家警觉,自己觉得最了不起的人,它是最笨的人。

所以说我们自己要保证往生,再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包括往生的时候,不能搞一些自己往生不了,也让其他修行人失去了信心,对佛教失去信心。

“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那个意思是,印光法师他那个时候也看到了很多人,念佛的人,修行的人,给佛教形象抹了黑,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他就举了个例子。

“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

“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就是,我希望你把非得哪一天往生之心,改过,改过那个心,我一定发愿往生西方,坚定这颗心,不是我哪一天要走,这个是建议啊。

只有这样的话,你只要虔诚,报终的时候报尽的时候,肯定能往生,命终肯定能往生,就这个含义,假如你没有这个躁妄之心,团结就是结缚、缠缚障碍的意思。或者招致魔事之患,你没有这个心,魔也很难乘其便。这是印光法师答复的一个念佛居士的一封信。

《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

大安法师:往生极乐要如何发心

问: 发菩提心是往生条件之一,出离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理一心不乱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乱,始知莲华行树,种种庄严,并非心外。何...

别把佛留在佛堂

念佛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安住在佛。其实忆佛和念佛意思...

学禅的人,一定要走得干净利落

其实佛教就是把我们整个生命,都落实到最小的时间单位...

你不是来哭的,你是来念佛的

我们看受阴的魔境。就这个人,彼善男子,当于此中得大...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

印光大师:深信净土后,方可学余宗

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

【佛教词典】诸法皆空

(术语)是三谛中之空谛也。一切诸法,为因缘生,故无...

【佛教词典】心缘

谓起心而攀缘外境,即认识心外事物之意。大乘起信论(...

什么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

与各种人相处的秘诀

会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一...

找一条真正的成功路

对于出家人而言,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妄念,是世间人的游...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脚乱

人不可能离开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对生活保持积...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

人欠你的,天会还你

刚刚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讲到学佛要先学吃亏,世间绝对没...

拥有了一亿元,你就能得到幸福吗

2005年,英国男子凯什.高夫和妻子喜中900万英镑,约...

八关斋戒的含义是什么

初名云戒、云斋、云关者,众名乃异,莫不摄净归心也。...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声声木鱼的力量

大约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苏州近郊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