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顺众生,故说此言

宏海法师  2019/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随顺众生,故说此言

在《法华经》里面有一个特别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为大富长者,把他的好多的亲生儿子,喻为火宅内正在玩耍,而不知三界火宅就像快要塌了的房子一样,很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大富长者才给火宅内的小儿子们,中儿子们,大儿子们讲,说赶紧往出跑,我外面有给你准备了一个小羊的车;中不溜的,说准备了一个鹿车;大一点的,说准备了一个牛车。在这样的方便劝诱下,这些小孩儿才舍弃了将要坍塌的这个火宅,全部出来,到了安全的地段。

这就是佛的良苦用心。由这件公案来讲,你看,世尊就是完全随顺着这些小孩儿的好乐习气,而设了这么一个局。当然这也不是骗他们,为什么?等他们全部出到大宅子之外以后,才发现没有什么羊呀,鹿呀,牛车,而是一个更加庄严究竟的大白牛车。

那么佛讲净土法门亦复如是。比如我们说给小孩,给儿童,让他快乐的话,要给他点心,要给他水果。要让女孩儿,女众快乐的话,你要给她买好衣服,买首饰,买钻石,项链。那么一切众生最所看重的就是金银财宝。

所以在《弥陀经》里面才讲到说:彼佛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玛瑙而严饰之。所有这样的种种的描绘,有两点,一者,他是为了随顺我们这个此间众生,贪着宝贝的这个习气而言。

但是你也不可以看作极乐世界完全子虚乌有,无有此种情相,它确确实实也是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说了七宝净土,是为了众生看到这个境界,确实如此。他的脑海中,还没有往生先就给它合二为一。

真正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行者,我们将来往生了以后你就知道,《弥陀经》讲的这些还太粗糙,根本不是这样的陋劣。整个极乐世界的细妙净相,不可为喻。

你看,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面,看到西方三圣,光这个底座,莲叶,莲叶上面的这个脉络,都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一一怎么怎么样,放光现瑞,完全是殊胜不可思议,非我们凡夫的心力所及。所以简短地说一下什么黄金为地,七宝为池。为什么?就是为了随顺众生。

就像达官贵人,为了去雇一个劳苦工,那么把在田地间没有见过世面的这些人,给他大概说一下,说在我的府邸里边,在王宫里面有多么的精致庄严。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没去过,他还是想不来,只是随顺着他,说了这个比他所现见的好,那他就顺着这个,跟着他到府邸里边去做工,亲见王公贵族每天所生活的场所,就像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但是为什么这里叫顺众生呢?因为真正的极乐世界,不是我们凡夫的情量所能够得着的,就像给一个看不见世界的人,说有种种庄严妙色,他毫无感觉,但是心里会生起向往之心。这就是我们讲净土的第五大缘起,随顺众生,故说此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若还不修行净土法门,可痛惜哉

我们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闻佛法,好不容易闻...

【推荐】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同一念佛无别道 远通四海皆兄弟

在《往生论注》中,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是讲阿弥...

【推荐】三界这一关跳出去,后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

庐山东林寺昼夜经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归安养

2018年8月12日,东林寺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如期举行。下...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

以「五心」面对缘起的危机

我们用佛教的缘起法来分析危机的必然,绝不是在幸灾乐...

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

一个年轻人在网上回首往事,发出一句颇带禅机的话,我...

包装纸上有佛像该如何处理

问:请问用过的香盒和装香用的纸袋(上面印有佛、观音...

【佛教词典】金刚怒目

(杂语)薛道衡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怒目...

【佛教词典】四种得自体

【四种得自体】 p0445 俱舍论五卷十页云:契经说有四得...

梦参老和尚30句法语开示

01、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

梵行王的宝马

在佛陀时代,一天,佛陀向弟子们说了一段本生故事──...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如果有人家里生了小宝宝,一般我们都会说恭喜恭喜、可...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

星云大师:如何做人处事

做人处事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有的人活到七、八十岁,...

【推荐】净业的十种信心

彻悟禅师的净业十种信心,是从信心上讲的,这十种信心...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

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