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祖师也有业障啊

宏海法师  2020/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祖师也有业障啊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一听说哪位是菩萨示现的,马上本能的就觉得说,这是假的,他这是演的。或者一听,说,连这样的大祖师都有这样的业障,难道真的是菩萨再来吗?所以我们从知见上,对一些祖师大德的示现和现行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比如说,我们净土宗的十三祖,印光大师。虽说印祖是大势至菩萨示现再来的,但是佛菩萨示现,他也一定是有毛病,有障碍的。因为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充满污浊、充满各种不和协有漏的世界,它这个障碍是无处不在的,是长存在我们的身心世界。

印祖在青少年时代还有过谤佛这样的经历,身体也不好,眼睛也有问题,这都是一种示现。但是,他也是一种真实的现行,把他因地的这种因缘带出来,成为一个现行,实际上就是“巧把尘劳做佛事”。在他来讲一点都不障碍,自在无比。但是他在相上显现的还是如此这般,他就是有这个障碍。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个法拎不清。你不能因为他有业有障碍,就对他的圣功德生不起信心,圣人的功德。因为他确实在相上,有这样的一种貌似的不足,对的。

但是全凭这个,大家要知道,才成为住世的纽带。否则人家是净土的一份子,都是净土的大菩萨,去哪儿能够降得住,还在娑婆世界度众生,没有住世的因缘,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

所以他要来摄受众生呀,我们常讲道,四摄里面有一个同事摄。释迦牟尼佛也是一个老比丘的形象,八十岁的年龄。如果我们从常寂光土的功德,实报庄严土的境界的话,那这也是一种障碍呀,怎么还会有生死相呢,还会有色身的衰老呢,生老病死呢,你有这个寿量的话,那你就不是不生不灭。可是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与众生同在这一个法界,属于这一批众生的这一个有为法界,他才能够产生因缘。

你想,如果菩萨显现和净土一样完美的话,那我们凡夫就没有机会,能够入到我们的这种染污的阿赖耶识中,没门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正因为他有这样的不足,才能够让我们恰恰成为够得着的台阶,他能从这台阶下来接引众生,我们能够依这台阶,能够循台阶而上。

那说到这里,我们现实也是这样。大家有时候觉得很多大德、高僧旁边有侍者,或者一些常办事的人,觉得很不像话,人人都反感,但是又觉得说‘老和尚怎么还会带着这样的人’。

大家要知道,貌似这种不尽如人意的侍者,他如果不显现这般,好像是很恶劣行径的话,那么下根器的人,没有福报的人,很染着的人,乃至很势力的这种俗人的信心,他就没有因缘能够见到大德,大家知道。所以终归这里讲一句说“奈宿业所障”,他是真的,也是假的,就这么理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造作十恶业的来世果报

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

业障深重怎么办

问: 我是初学者,业障深重,是不是应该念地藏王菩萨名...

梁武帝所礼敬的肉身菩萨

而其大有功而显著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

福报有淡化业障的力量

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

弘一大师自述「不堪回首」的人生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学贯东...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 地藏菩萨...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明学长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会再脱下来

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这便...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乐

世界上的人人都想拥有快乐。但是,多数的人觉得快乐在...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佛教词典】学蕴

(1613~1689)明末临济宗僧。云南洱海人,俗姓王。号...

【佛教词典】生身

诸佛菩萨的身体,有法身和生身两种,他们所证得的理体...

圣严法师:多情须讲理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

「三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对佛教并不了解的人,也知道古典名著《西游记》中...

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

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指责、批判的习性,是一种疾病。...

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过去...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

星云大师《无常的价值》

在一般人的思想观念里,大都不喜欢无常,总觉得人生无...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

厌离娑婆和厌世嫉俗是一回事吗

问: 顶礼法师。厌离娑婆的厌和厌世嫉俗的厌是一回事吗...

智者除心不除境

许多人喜欢在寂静的环境中,读书修道。如果没有这样的...

出家忧道不忧贫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能...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