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良因法师  2020/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了戒,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或自称出家人)。

答:在《大悲经》里面有一段经文:

“阿难!于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被着袈裟衣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

这段话是说,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当中,只要这个人曾经受了戒、他本性是沙门,但却不持戒,行为不端,“污沙门行”,这是一类;或者“自称沙门”,就像现在有些人,自已去买件袈裟,手上拿个钵,自称是出家人,到处向人家要钱,这就叫“自称沙门";或者“形似沙门”,他的穿着外相就像沙门一样。释迦牟尼佛说,只要他曾披着袈裟,就必须将在贤劫千佛中,某一尊佛的佛法当中得到灭度,证悟般涅槃(至少是阿罗汉的果报),有这样殊胜的功德。

所以他今天纵然是受了戒但不持戒,或者甚至他只是一个伪装的沙门,他未来都会因此得到解脱的大利益。何况我们一般遇到的,都是真的出家众,或许只是他的威仪戒行不足。但我们要想到,他未来在贤劫千佛中,就会因为曾披了这件袈裟,而得到解脱,想到这里,我们就不敢轻慢他。

因为他今天披这件袈裟,就有很大的功德,何况只是一般世俗的人,没有他这种披袈裟的功德,怎可随便生轻慢心呢!

有时世俗的人,对出家众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但是我们要想,一个人能够出家就很不容易了。

就像我们大学的时候参加莲因寺的斋戒会,大家都很高兴,甚至很多人在走的时候很难过、流眼泪。但是老和尚在斋戒会结束之后问,有没有人想留下来多住两天呢?大家都低头,没人敢看老和尚,怕被点名留下来。大家心都已经动了,想回世俗的环境了。所以寺院生活虽好,但要过一辈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个人要能够发心出家,过出家人的生活,就很不容易了;发心之后,能够有福德因缘真的出家,也不容易;出家之后能够不还俗,更不容易。

所以不管他后来怎么变化,他行为好不好,今天能现出家身,就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太高,用高僧大德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出家人,那是不合理的。

如果说这出家人放逸,但若让在家居士易地而处,每天过佛寺规律的生活,恐怕很多人都受不了的。

很多在家居士到佛寺住两天都不愿意,甚至留他吃顿斋饭,也都不愿意,而是急着回家,过世俗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要对他人要求太高,多要求自己更实际。

《南山律在家备览》别行篇 弘一法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良因法师文章列表

煮菜时放一点料酒吃了犯酒戒吗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

学净土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问: 学习念佛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

心律法师:佛珠的意义

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推荐】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

比丘的五类

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五类:经师、律师、论...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慈云忏主说: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1)无不常值佛苦,...

化贪婪为恬淡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

葡萄对人体的九大好处

葡萄,存在地球上几千年的生物,我想大家都吃过,可是...

【佛教词典】殿试

科举时代,天子亲自在宫殿试士,故称殿试,为我国任用...

【佛教词典】大日经义轨

(书名)一、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立功者,造福家国、嘉...

【推荐】佛号要如何念

首先谈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心态就是四个字至诚...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

大安法师:皈依十多年了怎么事事不如意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业强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

一个卖水产老板的忏悔

惭愧罪人徐翠芹今天当众忏悔。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罪...

三世因果错综复杂 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请试论之:夫善恶之兴,由其有渐。渐以之极,则有九品...

对网络交友应抱持什么看法

问: 网络为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例如上网查资料...

初学坐禅调五事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

印光大师论念佛人如何对待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

印光大师: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