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净界法师  2021/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一念的妄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你不能让你的心不动,你做不到。因为你已经动了,这个刹车刹不住了。所以你看小乘人就是,你要动,我就把你断掉。其实这不是很好的方法。大乘佛法就是说,好,你要动,那我们疏导,我们引导它往好的地方动,忆佛、念佛、布施、持戒。所以大乘佛法对这个妄动的思想是“转识成智”。

我们没办法让这个无始的妄动停下来。这个诸位要知道,你停不掉。你说我要硬压的。所以你看有人在禅宗打坐的时候强压它。我们已经动了无量劫了,动了这样久了,你压得住啊?你的修行短短几十年,它动了无量的生命。所以,我们“理可顿悟,事要渐修”。它是一个强大的势力,我们只能够引导它,不能叫它不要动的,不可能,你做不到的。一动,就产生了世界,产生了众生。

那没关系,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我们引导它往好的地方动,往念佛的地方动,往善良的方向动,那么我们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我希望大家知道,其实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不能这样讲,叫转烦恼。

为什么叫转烦恼?因为“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烦恼本性是迷真起妄,它是真实的迷惑了而变成烦恼。所以我们大乘佛法不讲断烦恼的,讲断烦恼那是小乘,我们是一个“转”,把这个念头转到另外一个方向去,转到一个自利利他的理想目标去,转到往生净土的方向去。是一种疏导的方式,不是断灭的方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

我们的色身从何而来

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须知真妄原同体,迷悟由来总在人

须知真妄原同体。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真和妄是同体的...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为何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一 总说: 论云: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谓今日已后,百...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生气对身体的9大害处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

业障和魔障有何区别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佛教词典】识句义

【识句义】 p1433 入阿毗达磨论下十三页云:识句义者:...

【佛教词典】触光柔软愿

即愿佛之光明照触十方世界众生,令得远离罪恶、身心柔...

【推荐】致癌的因素与防癌的食品

癌,是恶性肿瘤的总称。发生于人与动物体组织,器官的...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

日日增上解脱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最大的无奈,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捕鸟人

过去有个深知鸟性的捕鸟人,每次外出捕鸟不曾空手而返...

经书读得越多越好,还是越深越好

问: 师父,是经书读得越多越好呢?还是读得越深越好呢...

餐桌上4种最不起眼的长寿菜

山珍海味虽然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如今人们吃东西,营...

可以败给他人,但要战胜自己

恨是毒汁,不仅毒人,更会毒己。 因为恨,少年时,也曾...

万物皆有所用,无需自卑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