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行策大师  2021/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难销陨,何时得成妙观”等语。足知求道之切。然依鄙见,即此厌尘情、忻妙观,正坐学道内障,且避喧求静处,世未有其方。尘情果可绝乎?要知万法本闲,惟人自闹。

善乎!蕅益大师之言曰:“虽曰六根幻驰,六情纷动。仔细推求,尘既不居其咎,根亦岂职其愆?根既不职其愆,情岂独当其罪?三科剖析,既无真主,纵使共合,那有实法?而我辈于此虚妄法中,著我耽人,舍彼取此,犹如捏目,乱华发生,更欲分别华相孰妍孰丑,不亦谬乎!唯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则智眼昭明,何处有尘情可厌。”

然欲念佛求生净土,正不妨炽然起忻厌心,此忻厌心,著之则成惑病。了之则是方便,亦存乎其人耳。

所言妙观者,《观经》不云乎:“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一切观门,无不从兹流出。盖知“作”而不知“是”,则堕在权小。知“是”而不知“作”,必落魔外。“作”即空假观,“是”即中道观。全“是”而作,全“作”而是。“作、是”一念,三观圆融。

故《大集经》偈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至心想象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智觉禅师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是本觉之理,念即始觉之智。故知正念佛时,始本会合,理智冥契,能所俱忘,自他不二。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超情越见,离句绝非,直捷圆顿,无过此者。除却念佛外,岂别有妙观可成耶?

窃尝论之,药无贵贱,起病为良,治本治标,宜随缓急。居士以耄期之年,回心向道,纵得百龄,余光有几?可不思束其功于至稳至易之途,而尚似探玄问妙,徘徊跂望于其间乎?衲前晤时,非唯不谈妙观,并为略去多种日课,仅以六字真言相劝勉者,此是海上奇方,能疗急病,抑又标本齐治,缓急咸宜,贵在深信力行。

古人所谓:“但见阿弥陀,何愁不开悟。”然则何尘情而不销陨,何三昧而不现前?然在今日,纵有百千法门,无量妙义,总置不用,唯此一味单方相赠。苟非斩钉截铁,并力专持,其何以自振拔哉!若必谓持名功效不及用观者,则彼佛所具身相微妙,经论所开观法深细,博地初心恐不易成办,终不若依《小经》专一持名为稳当耳。

但持名时,了达事理,一心不乱,即是观境,不须别求玄妙,念老居士十分诚悫,忘年齿之高,殷殷下问,故敢罄布愚直之私,而一无讳忌也。惟审之择之何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千万不要向阿弥陀佛请假

我们在人世间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产业,名下有几栋房子...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千万不要犯下诽谤净土的罪业

莲池大师曾经有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一天讲一万声语...

做不到通身靠倒,这样的状态要如何打破

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

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

又求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我们知道须菩提...

【佛教词典】舌相

佛三十二相之一。佛有广长舌相,此相乃是表示多生多世...

【佛教词典】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

【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 p1122 瑜伽十三卷二页...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

大安法师:配偶邪淫有年,应怎么办

问: 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

治好一切病的五个根本

治好一切病的五个根本的方法就是,不管什么病,通过这...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

人生在世那叫业力的释放

一个人,落入因缘法的时候,会产生我、法二执。我、法...

是夫妻就一起把它戒了吧

1、戒:在外人面前争吵 夫妻在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但...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传戒开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

节约时间的20个方法

1.对于过去失败或未做的事情不要有内疚感。 2.提醒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