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吗

2021/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吗

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佛法的正传。所以没有受过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其是在家人没有受过出家戒,不能随便乱披袈裟。有一些在赶经忏的在家众,他穿着出家人的袈裟,既没有佛陀的行仪,也没有受过出家的戒律,他不能受十方的供养以及恭敬。

祖师大德讲:「在家人披着袈裟,是窃佛行仪。」「窃」是窃盗。窃盗如来的威仪,因为你没有持戒,也没有发心要舍离世间种种的欲望。所以你披着如来的法衣,到外面去受人家的恭敬、顶礼、供养,这是有很重罪过的。

在家人能搭的,叫做「缦衣」。受过在家菩萨戒的可以搭缦衣,但不能搭出家人的五衣,有些人不太了解,就搭出家人的五衣。这不一样的,「五衣」是属于割截衣,割截衣是一片一片的,那是出家人的象征。在家人是搭缦衣。这「缦」就是布缦的意思。

因为以前印度在家人的衣服是一块很大的布,把身体包起来,并没有裁切,所以称为缦衣。出家人是捡人家淘汰的布,把它裁切过,然后再一片一片接起来,称为割截衣,又叫做衲衣,也就是俗称的百衲衣。所以衲衣不是在家人可以搭的,即使受了菩萨戒也不能搭。有些同修不懂,受了菩萨戒,以为能够搭五衣,或是以为菩萨戒的这件衣服叫做袈裟,实际上不是,那叫缦衣。

于这些衣服,不要看它只是一块布,它有它代表的意义,你恭敬它,有功德。包括出家人的钵、还有锡杖……等等,这些都是佛教形象的代表。所以,不是出家人就不能随便搭衣,乱搭出家人的袈裟,会有很重的罪报。

相反的,要是能够恭敬、顶礼、能够供养,在经典上有供养袈裟,供养钵、杖、法器的功德,那都是功德无量。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龙身上披了袈裟,金翅鸟不敢吃它。

在家人确实不可以穿出家人的衣服,乃至五衣尚且不可,何况是二十五条衣。二十五条衣,一般称为祖衣,是在非常重要的场合才穿,像讲经或是做大型法会,才穿搭二十五条衣;甚至只有主法和尚才可以穿,所以是非常慎重的。袈裟有它无比殊胜的功德以及利益,这功德利益就是从你的恭敬心当中求。供养三宝、恭敬三宝都有福报、有功德,要是不恭敬,看它只是一块布,随意的轻蔑糟蹋、随意的摆放,都有严重的果报。

然而袈裟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它是为求解脱之人所穿法服,因而有着「善哉解脱服」之称;它更有着自利、利他的种种功德,所以也叫做福田衣。袈裟上的条纹犹如田地一般,正是其代表「福田」的象征──田地有生长的意义,代表了佛法的利己利人、种种功德的相互滋长。

根据《四分律》的记载,佛陀曾经告诉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皆会给予守护。

在佛经中,赞叹袈裟的功德不胜枚举:

袈裟五德:

一、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其念中,敬心尊重,必得三乘授记。

二、天龙鬼等能敬此袈裟少分,得三乘不退。

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

四、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寻生慈心。

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

袈裟十利:

一、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

二、远离寒热及以蚊虻恶兽毒虫,安稳修道。

三、亦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四、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

五、着袈裟时生宝塔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

六、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

八、身着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

九、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

十、袈裟犹如甲胃,烦恼毒箭不能害故。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列举出了穿袈裟的十种功德:

1、以之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这是说,穿上袈裟,可让人有惭愧心,从而远离一切羞耻之事。

2、离寒热、蚊虫、恶兽:穿上袈裟,可以远离寒冷、炎热,蚊虫叮咬,野兽撕扯。

3、示现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穿上袈裟,让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佛门中人,让见到者心中欢喜,远离邪恶。

4、是人天宝幢相,可生梵天之福:穿上袈裟,自有庄严宝相。

5、穿着之时,生宝塔想,灭除诸罪:穿上袈裟,一心只想如何成佛,不作他想。

6、染为坏色,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穿上袈裟,欲念消除,对各种俗世的种种不生贪爱。

7、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袈裟如同佛门的之宝,可以净化心灵,去除烦恼。

8、消罪而生十善:穿上袈裟,消除心中各种恶念,滋生善念。

9、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道:穿上袈裟,就如同心中开垦出了良田,能使得菩提之道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10、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穿上袈裟,就如将士披挂上了盔甲,烦恼不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三年苦功抵不住亲情一句,实为可悲啊

正在机场候机室里看书时,一位白发斑斑的长者,坐到隔...

这些词语竟然都源于佛经,你都知道哪些

赵朴初先生说: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

在寺院吃饭为何不能讲话

当你第一次在寺院随出家人吃斋饭时,定感到新鲜:出家...

初学佛的误区

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

学佛人必须远离这五种不正见

经典里面所开示的五种不正见,这五种不正见就是凡夫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念诵楞严咒有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吗

楞严咒属于佛陀的最佳咒语,有条件的话可以常念不绝,...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我们的内心是怎样创造十法界的

这个假观是天台宗非常重要的特色。它根据《法华经》的...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问: 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

【佛教词典】自性

【自性】 p0595   此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一。唯识述记...

【佛教词典】嚏

(杂语)音帝。鼻塞喷嚏也。西域凡僧俗礼敬时若嚏,皆...

末法修行魔障多

末法时期修行对我们来说,具有着种种的魔障,如果在修...

出家人的袈裟为何如此殊胜

时值酷暑,不少居士来到寺院礼佛,稍一走动就会满头大...

入禅之门第三讲:四祖禅法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国禅宗...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生命可以透过努力,作很大的改变

「忍辱」跟「精进」,它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功德,但是它...

专心一致,才能统摄你的心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的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弟子却对...

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

为止口业,止语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娑婆众生吃饱不是奔走尘务,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轮回的业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