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净界法师  2021/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这个地方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的这种无作的功德。无作就是他不必假借内心的分别就能够任运现前的这种功德。这不同于二乘人。二乘人要对众生产生神通加持,都必须要假借如理作意,而且要设定目标,要锁定对象。菩萨度化众生,就像月亮一样,他不必锁定对象,他随时随地等待着众生,这个叫作无作妙德,因为他没有拣别任何对象。这当中分成两科:丑一,总明大用所起;丑二,别明不思议相。

先看总明,拢总说明这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生起的理由,为什么能够生起这四种的妙德。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世尊!因为我证得了耳根圆通之故。因为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依止耳根作闻思修而成就了这个三摩地,以耳根而证入圆通,依止耳根圆通来修证无上道(这个无上道指的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来开显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能够成就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我们一路这样读过来,你会发觉,本经对过程是很重视。就是说在二十五个圆通当中,当然果地的功德是一样的,归元无二路,但是你是用耳根修行的还是用眼根修行的,这个过程不同,产生的妙用的确有它的差别。

诸位!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你看,你靠耳根,你真的是能够在因地的时候容易具足圆通常。你看眼根,你要是睡觉的时候,眼睛闭起来,你就不能生起妙用,因为所缘境不现前。但你用耳根的时候,你眼睛闭起来、打开,它是在前面,它是在后面,隔一个墙壁,都可以。

所以修习耳根圆通,积集资粮的时候几乎是时空无障碍,具足圆、通、常三种真实。虽然我们很重视结果,因为成就结果是转凡成圣的根本,但是你的过程是根据什么样的门而入,的确对你的加持力是有关系的。

所以他这个地方又再强调说,因为我是修耳根圆通的关系,来悟入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就成就了四不思议无作妙德。蕅益大师说,其实文殊菩萨还没有选择圆通之前,本经在秘密义当中已经很清楚地说明耳根圆通的殊胜了。这里一再强调耳根圆通的殊胜,从三十二应身、十四无畏,乃至于这个地方的四不思议无作妙德,都有这层意思。只是说文殊菩萨在拣择圆通的时候讲得更清楚,如此而已。

丑二、别明不思议相 分四:寅一、现容不思议;寅二、说咒不思议;寅三、受供不思议;寅四、兴供不思议

前面是总说,这以下把四种不思议的无作妙德的相状分别地说明。一,现容不思议;二,说咒不思议;三,受供不思议;四,兴供不思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问: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仁清法师答: 好几种,...

粒米大如山

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既没有儿女,也没有谋生的技能,...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

念地藏观音圣号和念弥陀名号有什么区别

问: 念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有什么区别...

【推荐】在不坚牢中,求得牢靠的功德利益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世尊教诫比丘:在...

礼佛拜佛的殊胜功德

礼佛是一种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愿令一切佛弟子从中得...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

虔诚诵持大悲咒,躲过下毒枪击暗杀

民国李生春,曾任福建省防司令,平时常持大悲咒,特别...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问: 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

【推荐】修行就从生活中开始

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会修行的人吃饭也是修行。很...

布施的原则和功德

《毗耶娑经》特别提出讨论了布施的原则和功德,也就是...

佛法点滴之生活篇

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

【佛教词典】建立支缘

【建立支缘】 p0873   杂集论四卷九页云:建立支缘者...

【佛教词典】咒

指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乃祈愿时所唱诵...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忆佛念佛,自得心开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漫谈社会上误解佛教的人们

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

赵州公案「无门关」

(一) 禅宗一法,本来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公案可...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散心称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说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说...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推荐】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