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净界法师  2022/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我们今天在抉择一个生命体,不管你遇到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一只蚂蚁或者一只鸟类的众生,你怎么判断这个众生,他是一个功德或者是一个罪过?你去判断他的内心状态,就能够看出来这个人的生命是快乐还是痛苦,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你看那个《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它也说,你跟一个人讲话就知道这个人有福报没福报,怎么说呢?有福报的人讲话他厚道,他讲话不会伤人,他处处为别人着想,这个人,他的生命体,可以预知他的一生当中他快乐的时间多,痛苦的时间少。有一种人讲话刻薄,这个讲话就像刀子一样处处伤人,你跟这个人接触,你马上知道,这个人一生当中,他肯定他痛苦的时间多,快乐的时间少。你能够从他的内心状态,你马上能够抉择出这一个人,他是快乐还是痛苦,看得出来。

我们住在这个山上,看到很多众生的相貌,有时候把佛法的道理看一看,发现佛法讲的真是很有道理。

比如我们山中有很多的鸟,跟我们生命最接近的就是燕子和麻雀。这个麻雀不会做窝,但是它喜欢占燕子的窝,燕子喜欢在我们住的房子下面做窝,但是燕子它不在乎,你要占,就给你,它就另外再找一个地方做窝。麻雀占了窝以后,没多久窝就给破坏了,麻雀不会爱惜,我看它的动作很粗犷。

而且还有一点,这个麻雀的胸量小,燕子胸量大。比如说,我们善知识的淘米水,去倒的时候,你倒在地上,如果燕子先来吃,麻雀再来吃的时候,燕子不会赶它走,它吃它的,有饭大家吃,胸量大。如果说这个米水倒下去,麻雀先来吃,燕子后来吃,那不得了,麻雀集体的把燕子赶走。所以说,这个麻雀的个性和燕子的个性不一样。

所以说平常,你看燕子的个性它非常稳定,它看到我们一般人,它不怕的,除非你对它很靠近。你跟它有点距离,它看起来非常安神非常尊贵,非常的寂静,它不认为人类会伤害它,因为它内心当中从来没想过会伤害别人。麻雀不同,麻雀你老远看到它,它跳到地上去叨米的时候,它眼睛东看西看怕你伤害它,随时看,怕你去伤害它。

所以我们看麻雀和燕子的个性,我们知道,麻雀的一生当中痛苦的时间肯定是多,燕子它果报体它也是畜生它也是共业,但是相对于麻雀来说,我们看燕子它安祥的时间多,它有事没事就站在上面,看风景,欣赏风景,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但是麻雀就非常燥动不安,因为它老是去伤害别人,它也假设别人随时会伤害它。

这个地方是说一个什么消息?说我们修止观,我们刚开始修止观是不容易的。你要把这个钱布施做慈善事业,你要布施钱不难,但是你要去改变你的个性,这个就不容易,因为它是无始劫来,每一天每一个念头,无量个生命当中所累积的一个强大的习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推荐】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

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

佛陀住世时,曾经在古印度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推荐】造佛形象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

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

【推荐】本焕老和尚最后的开示与4个心愿

2012年4月3日是本焕长老圆寂的第二天,本焕长老的衣钵...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

【佛教词典】深摩舍那

(杂名)译曰弃死尸处。即尸陀林也。毗那耶杂事十四曰...

【佛教词典】心欲

(术语)心之乐欲也。法华乐王菩萨品曰:观众生心欲。...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

你的眼光决定你的高度

十年来,我看尽人间悲欢离合,目睹世事沧桑盛衰,一件...

我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原文】 有修净土忏法者,一僧谓曰:经不云乎?若欲忏...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

透过声音使心灵稳定下来

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

星云大师《修学华严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

思想不改变,生命的历史就不断重演

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

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脱死出离三界

世间人为了传宗接代,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佛...

佛家怎么看待占卜与推步盈虚

问: 佛家对于阴阳、占卜、推步盈虚、看天象这些怎么...

莲池大师警策

伤足自规(四条) 一、自今已往,得一时筋骨轻安、行坐...

八岁论师的舍利弗尊者

八岁走上论师宝座 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

因果关系中的三种错见

在因果关系里边,我们推翻了三种不正确的见解。 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