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宏海法师  2023/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问: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我不太清楚“真为生死”是一种什么心态?真信切愿需要达到什么程度?弟子已经把往生西方作为目标,只是现世生活安逸,总是发不起来厌离心,感觉自己念佛不太恳切,但是我不太清楚怎样的发心是恳切的,学习《文钞》觉得句句说得都有道理,但是做起来好像障碍重重。我不知道怎么办?请法师慈悲开示!

宏海法师答:这个问题反映的就是精进不够,愿力不足,没有践行彻悟禅师所说念佛修行的十六字纲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彻悟禅师说,“若真为生死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我们当下净土行人的很多问题都出在这里,就是我们根本不想了生死,这是根本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就要从观照自己的发心做起。

第一,无始以来造业至今,当生惭愧心。你生生世世造业,到这辈子还是这个样子,一点进步都没有,连一点惭愧都没有,那你就没救了。

第二,得闻此法门,当生欣庆心。在这个时代因缘下,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埋头造业,结伴轮回,你居然还能得闻净土法门,这真的不知过去生积了多大的福报,实在是万幸啊。

第三,无始业障,此法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我们生生世世也讲净土,接触净土,就是因为业障把信愿给障住了,所以没有把握住,没有往生净土。我们在这一世用心去体验,就能够感受到这种业力的障碍,让我们很难与佛相应。真的是难遭难遇,令人悲从中来。

第四,佛如此慈悲,当生感激心。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包括我们现前的每一尊佛像,只要出现在我们因缘中,让我们肉眼得见,实际上都是佛在作用,都是佛在成就。所以说当生感激心。

这四种心如果你一点儿感觉都没有,那你真的不是法器,也就是你这辈子不是修行的料。你生生世世发的愿、起的行,造的业,只能导向轮回。

说一千道一万,怎么办呢?还是要从闻思修上入手,每天听一点法,尽量把它融化到自己的心地里边,然后一点一点地去践行,攻破自己的习气障碍,让自己的道心一点一点地滋长起来,忆佛念佛,让佛念一点一点置换掉我们的颠倒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

西方极乐世界超越了坏苦

我们这个世间会感觉到坏苦,就是你在快乐的时候它也是...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

净界法师:精进佛七开示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

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

又求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为什么要忍

生活难免遭遇各种各样逆境,面对这些人事,人多半会无...

拜佛很重要,但身体有病不能拜,该怎么办

问: 师父您好!阿弥陀佛!从昨天到今天,师父一直说拜...

一条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800年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

【佛教词典】无色有学

【无色有学】 p1063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八、无色有学。...

【佛教词典】涅槃经义疏

凡十五卷。隋代昙延(516~588)撰。唐代道宣(596~6...

手淫之人易被人轻贱的6大原因

众所周知,邪淫是很损福报的,贵人若邪淫,则会沦为低...

为什么你发了菩提心会退转呢

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做些什么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

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善男子,为二事故...

低调才能长远

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谋略。职场中低...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从念头来判断你的来生

住持,就是摄受的意思。他这一念心能够把心中清净的戒...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

五欲的过患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

国王的白发

一群比丘在孤独园围坐着,讨论佛陀为何能舍弃世间人人...

要赢得信任,诚实是关键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他曾为周世宗的亲吏,负责掌管...

善巧导净土,妙验西方路

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