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净界法师  2023/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两个:

(一)慎勿信汝意

这是对内心的调伏。信是随顺,一个修行人对第六意识的起心动念,刚开始不能采取随顺的心态。一般的世间人,他的内心跟着感觉走,他的心起一个念头想要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这也就是一个人在三界中,不停流转生死的主要因素,因为他无法产生克制力。修行人若想真实修行,对自己的念头要有调伏力,不能放纵。

我们的第六意识这念心,在无量劫的流转中,不断的造作业力,这业力有善业也有罪业,于是这念心累积了众多善、恶的功能。但不幸的,我们内心贪瞋痴烦恼功能的势力,它比善良功能的势力还要强大,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很容易与烦恼相应。若放纵心念,只是让烦恼势力不断的增长广大,因此修行者起初对自己的心念,要以否定的方式加以调伏。这个是对内心的调伏,第二个是从外境的远离。

(二)慎勿与色会

这是对外境的远离。一个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因为接触久了,色会即祸生。古人说:日久生情,情久生欲。欲望增长时,即生颠倒,颠倒后即造罪业,于是堕三恶道受苦。所以我们应该避开引生灾祸的因缘——男女的美色。

什么时候才能随心所欲呢?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因为阿罗汉已成就无生。不要说是凡夫,初果、二果、三果仍要调伏其心,到了四果阿罗汉,内心的见思烦恼已完全清净,这时的起心动念完全善良,阿罗汉已不必做定课,因为他已不必调伏其心,随心所欲,皆不踰矩。这段经文讲到修出离心,也说明了修学的次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有痛苦才能使意志更加坚强

人生的痛苦永远多于快乐。一个人的降生意味着痛苦的开...

莲池大师:在家学佛

在家学佛不必有庄严的形相,拘谨的仪表,重要的是,在...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

厨房也是修行的道场

佛教不但把煮菜、烧饭的工作视为一项修行,还把厨房当...

星云大师:培养耐力

耐是持久,是承受,是一种力量。你看,飞鸽传书需要耐...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说慈善家,他们也...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素食者对生态保护的巨大贡献

肉类生产不仅包括对动物的残忍屠宰过程,而且还对中国...

夫妻间的礼仪与义务

一、夫对妻的礼节和义务 佛陀在很多经典谈及夫妻伦理,...

明学长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会再脱下来

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这便...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佛教词典】空有论争

指大乘佛教在印度即发生二大教系,对于诸法体性究竟为...

【佛教词典】夏中

在结夏安居的九十天中。...

便当里的头发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象样的便当到...

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我们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觉,一修行,感觉最重的就是...

往生净土后为什么能得到不退转

无论是什么样的功夫浅深,只要信愿持名感通弥陀愿力成...

堕胎后的身心状态、补救与预防

随着西方的种种价值观渐渐被许多人接受。有许多人竟然...

祭拜的食物谁能享用?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过去...

释放压力的沙漏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位在收发室工作的军人叫米诺。...

不持戒修行是为魔业

戒为无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须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

慧律法师《生从何来 死往何处》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

智者除心不除境

许多人喜欢在寂静的环境中,读书修道。如果没有这样的...

最善巧的方便就在身边

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团转,却...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