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居士团体可以称为「六合敬僧团」吗

天因法师  2024/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居士团体可以称为「六合敬僧团」吗

问: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天因法师答:在家居士不能叫僧团,居士称优婆塞、优婆夷,在律上有明确的文字规定,这文字不能随便用的。

在家居士《有部律》翻译叫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之前的翻译叫做优婆塞、优婆夷。僧是属于出家人,叫僧伽,翻成中文「僧」是和合,「伽」是众,和合众。

和合有两种道理:事和跟理和。事相上的和合,身、口、意、戒、见、利这六种。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这三和是僧团作羯磨法时所需要的。

戒和同守,比丘共守二百五十条戒,新腊、老腊都一样。见和同解,皆以佛的知见为知见。利和同均,僧团中凡檀越的供养,每人一份是均等的。理和就是同证无为的真理,破我执、证我空真如,初果以上叫做理和僧。

在家居士都没这样的意义,称僧团是不如法的。六合敬的僧团,人家认为是出家众,结果是在家居士。在家居士怎么是僧呢?名字虽然是假名,但是名字会让人因名取相,因名思惟它的道理,这名字相,也有世间的道理,不能弄乱了。

事相上的六和合,戒、见、利、身、口、意。在家居士怎么利和同均?把家庭打散了,大家的钱都拿出来平分吗?利和同均:指檀越的供养,无论是方丈、住持、清众,大家一份都是平等的。在家众没有接受人家供养的事情,所以不存在这样的意义。

再来,身和同住,什么叫身和?也就是僧团当中有羯磨法事,界内的大众要共同集合,应来者来,身体要到现场。羯磨法事生起,一打板,人就要现前,这叫应来者来,叫身和同住;在家居士也没这种意义。

口和无诤,就是说,人到现场,比丘有资格呵责不如法的羯磨,可以出口反对。虽然有反对的权利,但是如法的羯磨,是不可以出口反对的,这叫口和无诤。不是一般说的「你也不讲我,我也不讲你叫口和」,不是那样的意思。

意和同悦,意就是心意。如同自己有三宝的事情或生病了,大众现在集合,自己不能到现场,那就需要请假,就请一位比丘传达我的心意给大众知道:大众如法的羯磨法事,我心意欢喜,虽然我人没有到现场,但我内心欢喜赞同,这叫意和同悦。不是一般的解释,那都混淆佛法。

因此在家居士的团体不可以取「六和敬僧团」,这完全是不如法,混滥佛法,混淆知见,罪过很重,要改正过来。还有在家人可以叫和尚,在家人可以叫法师,称在家居士师父、阿阇黎,这不下地狱才怪!从古至今也没有这样讲的,佛没有这么说,祖师大德也不敢这样讲。

在家居士就称优婆塞、优婆夷,怎么会变成和尚、法师、师父了呢?这不是害人堕于恶道吗?出家跟在家绝对不能混滥,一混滥,那佛法也没什么尊贵了。自己都乱了,谁来恭敬、相信你?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向佛学习,以佛语为尊贵,佛陀的话才是真理,其他是参考。与佛语有所乖违,那就不能学习,不能接受。

出家是内护,在家是外护,共同来护持佛法,有不正确的,就应该改正过来。身为佛子,当护正法,佛陀在戒律当中的规范是不可以逾越的。应该要好好学习戒法,不然闹笑话。在家居士都叫做僧团了,那出家众叫什么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

为官无功便有过,为僧无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古时有一官...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针对不同根机

问: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问: 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

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

问: 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什么不足啊? 第一、我们...

凡夫的生命是怎么来的

譬如说我们去思惟一件事情,万法唯是一心,的确我们很...

法清法师:佛教为什么要叫人修忍辱

问: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佛家却叫人修忍辱,为...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二点要注意:一个是你能念的心,...

【佛教词典】支娄迦谶

(147~?)梵 Lokasema。汉代译经僧。又称支谶。大月...

【佛教词典】诸尊之面位

(杂语)凡金胎两部之曼荼罗。一曼荼罗之诸尊,皆向大...

到市场买菜去

有两个禅寺,同在一个城中,相距不远。每天清晨,两个...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师说:一般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正如法师:一切生命都可以成佛

01、生命平等、至高无上、无限尊贵,不论形体。 02、...

由于不听闻此法,有一亿菩萨退转菩提

【原文】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

临终接引愿对我们非常重要

勤修我皆接引愿,亦称临终接引愿。这一愿表达的是:十...

送水喻

从前有一个村落,距离国王居住的城里有五由旬远(一由...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

拒绝血池的哀鸣

26岁那年,我断绝了肉食。 本人专业动物学,可对这三...

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

慧律法师《说僧尼是非过恶犯无量重罪》

时常会听到有些出家僧尼、在家居士或者社会人士,喜欢...

【推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