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净界法师  2024/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香、味、触、法尘。『就此第八识所变依正二报之相,眼识缘之即名为色。』这是一个略说,好比眼睛看到一座莲华灯,是红色的,那么这座莲华灯是怎么生起的呢?有二个次第:首先第八识变现依正二报,就是过去世的业力,把莲华灯变现出来。其次,你的眼识不能败坏,就是眼根不能败坏──眼识依止眼根去攀缘莲华灯,取到你个人莲华灯的相貌,这叫作色尘。这是略说。

『此色即是眼识相分,乃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而莲华灯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呢?是眼识的相分。我们讲识有见分、相分,这是能、所──能缘的是见分,所缘的是相分;总之识一活动,一定有一个能缘、一个所缘。眼识的相分是怎么来的呢?

『托第八识的相分以为本质』,其实第八识就是业力,就是一般讲的业识──由于过去的业力,把各式各样、青黄赤白颜色变现出来,也就是第八识之种子,所生起的实质色法叫做本质相分。然后我们的眼识去接触本质相分,取到各人的相分──『自于识上变相而缘』,自己在自己的眼识上变相而缘,这叫影像相分,就像镜中的影像,不得本质,所以说『未尝亲缘本质色也』。这一段牵涉到共业跟别业的问题,比较深。

识变理论,所谓识变就是一切万法唯独是我们的心识所变现。一切法无我、无我所。怎会有呢?识变,就是由心识所变现。关于心识所变现,识变这个识是指八识心王在变现万法时,有二个阶段,第一个是由第八识所变现,然后前六识去攀缘,又再变现一次,它是二重变现。“第八识变似”:第八识先把六根、六尘、六识变现出来。关于第八识阿赖耶识前面有讲过,它是什么相貌呢?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有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无始时来界,从无始以来,我们就有生命,不是现在才有;过去无量无边的生命,每一期生命,都造了很多善业、恶业、无记业。这个业就是界,也就是种子;这无量无边的业种子,都被第八识保存下来。

「一切法等依」生命的依正二报,也是由第八识摄藏种子、变现果报。因为第八识有这样的功能,「有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才能够建立因果法则──有六道杂染的因果,也有出世涅槃的因果。如果没有第八识,生命就不能相续,那么今生的业力就不能延续到来生;业力一断绝,生命就断绝,所以一定要有第八识。正因为第八识保存很多业种子,所以临命终起什么念头就很重要,起善念滋润善种子、起恶念滋润恶种子,这时候就变现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可能是人道的六根六尘六识,也可能是畜牲的六根六尘六识,也可能是天人庄严的六根六尘六识,总之生命体的存在,就有十八界。

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造业。但是第六识能明了、造业,要有一个所依,也就是它的根──六根,依止六根在六尘境界了别,得到所缘的六尘。其实,我们所缘的六尘,刚开始第八识变现的六尘叫本质相分,这是众生共业所变现出来的。

譬如说佛桌的莲华灯,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出现呢?是我们共业把它变现出来的。但是共业变现出来的莲华灯,我们不能受用,我们只是看到影像相分,每个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莲华灯,取到自己的影像。莲华灯是共业──大家的业力把它变现出来,这是本质相分,我们看不到。之后我们去看莲华灯,取到自己眼识里面的影像相分,福报大的人看莲华灯特别的庄严,福报差的人看莲华灯比较丑,这是个人的业力关系。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本质相分跟影像相分。好比水,以人的业力,大家看到的都是水,不管是中国人、美国人、男人、女人看到都是水,但是饿鬼道看到水是火,鬼道的十八界特别粗重,是苦恼的。虽然水是一个本质境,是人的共业把水变现出来的,但是每个人跟水接触的感觉不一样;有些人喝水,觉得特别的甘美,业障重的人喝这个水就是苦苦的;这是什么呢?影像相分,都是自心所变现起的影子而已,所以说如镜中之影子。又好比有一尊佛像,万德庄严坐在佛堂中,每个人拿一面镜子去照它,如果你的镜子是黑的,那佛像印在你的镜子里,是黑的。

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镜子有问题,本质境并没问题。另外一个人把镜子擦的特别亮,佛像在他的镜子里又清净又庄严。为什么呢?因为二个镜子不一样。本质相分是众生共业所变现出来的,那为什么每个人看到的未必是一样?是因为眼识之见分,借着第八识所共变之境相(佛像)作本质,然后再变现自己眼识之相分(影像)而攀缘之。

在《维摩诘经》「佛国品」里,有讲到一首偈颂,解释天人的境界说:「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欲界天跟我们人道一样,有男女、饮食、睡眠的欲望,同一桌吃饭,福报大的人,看到饭菜特别香美;福报少一点的人,就差一点。就像当初一起行布施,之后你升天,他也升天,大家同在一个法界,但是随各人施心之大小所感得的饭菜却不一样──「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为什么?福德力不一样,也就是各人的影像相分不一样。所以世间事的确是万般皆是业,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境界。这是说明本质境与影像境的不同之处。

讲到自变自缘,是说境界的本质,是从我们第八识变现出来的,然后前六转识又去攀缘,所以才说“万法唯识”,一切法不离开识。第八识变现根身和器界出来之后,第六意识去攀缘它,取到自己的影像相分;有时候我们看到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也不好,会接触到这些恶境界,实在不能怪别人,都是自己内心的活动──自己的业力把它变现出来,又自己去攀缘它。这个在《唯识学》叫自变自缘。

这个识、根、尘,主要是以识为主,识是了别;但是识要了别,必需依止根,有所依的六根和所缘的六尘。也就是第八识把根尘变现出来之后,前六识依止六根、攀缘六尘,形成各种不同的生命现象。福报大的人根好,看到六尘也好;福报差的人根不好,他看到的尘也不好,十八界很粗重。但是不管是好、是坏,就像是「束芦」芦苇一样,本性都是空的,完全是因缘业力的显现而已,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体。

因此福报大的人根尘好,也不是永远是好,当福报享尽了,就变成不好;福报差的人,也不是永远不好,只要肯努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根尘也能够变好。所以一切法自性空,随着你所积集的善恶业力不断变化。有些人虽然福报大,一破戒以后,算命术叫破格,生命就会不一样;虽然福报差一点,多积阴德,也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根、尘、识十八界自性空,都是由因缘来决定。这是讲到生命现象,不论是能了别、所了别,其实都是个人心识活动而显现的现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福报越大越危险,还是要欣求极乐

没福报容易个性偏激 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

【佛学漫画】福气

【佛学漫画】福气...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惟觉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没有福报,生活上就会经常遭遇困难与挫折;相反...

清福难享,感到不安就是业障发现

咱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感这十善业道的众生要生,他都生...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

漫谈社会上误解佛教的人们

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这种人又分二类:一类是有意的,...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推荐】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

【佛教词典】萨婆若

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

【佛教词典】净刹

(术语)清净之佛国也。华严经七曰:广大净刹皆成就。...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这是不变的真理。可是,有许...

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修学佛法,不仅是研究佛法,而且真...

吃水果也有大学问

入秋后,一批又一批秋季水果源源不绝地推上市面,而且...

从小吃过不少肉还杀过生,现在该怎么做呢

问: 我已28岁,从出生到现在吃过不少肉,也杀过不少昆...

念佛人所谓的灾难是什么

问: 念佛人本应得菩萨护佑,为何有的念佛人却有灾难...

修行不在于找「境界」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

宏海法师:净土三篇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下...

四念处观

四念处观就是一种般若智慧。有的人讲小乘没有般若;小...

念佛超度先亡,俱生西方

念佛法门,如如意宝珠,能随人意,雨一切宝。但能恳切...

妙莲老和尚《福慧双修》

今大上午有位中兴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来问我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