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研究经典是依唐宋以前的,还是以后的呢

宏海法师  2024/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研究经典是依唐宋以前的,还是以后的呢

问:顶礼法师!元朝之前佛法兴盛,距今千年,当时的佛经用当时的字体,与时俱进,难免同一字字形不同,导致传承的障碍。近现代以来,人的根器更加不堪,修编出来的佛经是否存在错谬?我们研究唐宋以前的经典,还是以后的经典呢?“

宏海法师答:他是这么个意思,有点对经和咒,都产生了怀疑。不过这位同修他这里说到了”我们研究什么时候的经典?“这个我倒是先挑个小刺儿,请莫介意。为什么呢?因为研究和受持还是不一样的。我们是来学修佛法的,学者是来研究的。我们常讲到学佛法和学佛不一样。如果你是佛弟子,是一个欲在佛法上能够有所受益,以了生脱死,得解脱,成佛道为学佛目标的话,研究有点太泛了。你研究什么?如果非要再抠字眼,什么是研究?一种把玩,一种议论,一种深入地对比考证,类似这样的方法。要记住,我们首先对于经论、经咒,是诵持、受用或者说信受,这是学佛的根本入道法。这个不要搞错了。

至于说你觉得害怕说传承上,说元朝之前,唐宋,特别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真正的经典已经大量地开始翻译,你这个担心有点多余。你说好像是元以后,元明清,以后虽然也有翻译经典,但是基本上我们汉传佛教,大乘佛法,在魏晋南北朝,唐朝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把核心的,或者现在我们比较常读诵的,偏有因缘,甚至甚深因缘的法宝,几乎都已经翻译过来,已经备全了。后面虽然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点点滴滴的,但就是一些边边角角吧,或者一些重复的工作而已了。

所以,在这个上面,我想不必有如此的担心。为什么呢?如果从现实作用来讲,就算放在研究的角度,只要我们义理能够明了,对吧?这部经典呢,比如说有某个词或者字用得不太恰当,有可能在语法上呀,或者说这种起落词上,那不必在意了,我觉得。因为从义理上他没有歪曲原来佛的真义,这就是经了。这是一个。

第二个呢,就是说虽然你觉得法法相传中,好像怕中间被耽搁了,被弄错了,那大可不必。现在中国的佛法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印度当时还经过四次经典的结集,其中前三次都是口头传,还没有形成文字,难道这其中,那一错再错,要错多少错呀?所以,在这个上面,我们还要相信,或者说我们要仰信,仰仗,一定要决定相信:既然佛能出世,讲法度众生,那么同样,诸佛菩萨还能示现成翻译家,示现成整理经典的,示现成从他方国土里取出伏藏的这种,等等这些都是佛菩萨示现,来保全佛法的正脉法义原汁原味。

我们看三大译经师之首的罗什法师,他在往生的时候说:如果我翻译经典,符合本师释迦牟尼佛讲法的原义,没有违背,让我圆寂之后舌根不烂。那罗什法师的舌根当时就不烂。现在草堂寺,还有前一任的宏林老和尚,他也舌根不烂,依然现在在草堂寺里面供着,几乎全身的舍利都在那里。所以这一点,我觉得佛法既然流传在世间,我们不能光用人的能力和人的视野来判断和接纳它。我们看不见的人,或者说众生,或者说圣人,或者说护法,我们不知道的事太多了,我们所知的甚少甚少。但是仅仅这一些,也要仰信一定有大圣人示现来保持我们法脉的纯正。这个就不必担心了,这是一个。

二一个,如果你提到研读,基本上现在读的都是唐宋以前的。特别是几大翻译家,像这个罗什法师,还有玄奘法师翻译的经典,《法华经》《弥陀经》《金刚经》《心经》《大品般若经》等等,都是他们翻译的,我觉得不必怀疑,肯定没有问题。

那真正具体要抉择的话呢,我想当然是以古本为上。它有几个线索。一个呢,确实是在这个文献里边,越古越接近当时的原典,所以说以古本为上。再一个呢,是要以权威本为上,就是这些大翻译家,那么大家所共许的这些。再一个就是以它的流通广度,流通本为上,人人皆在读诵,已经流传这么多年了,因缘非常广大,无所不知,也可以。当然你要深入地去一部一部这样地去阅藏的话,那就以乾隆藏为本,乾隆藏比较好看,容易,就是说看经的话,乾隆本就可以了,就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寄望的东西错误,所以才会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减...

大安法师:如何淡化过重的情执

问: 过重的情执(主要指亲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

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是否就不用持戒修善

问: 现在有弘扬净土的行人,说专持一句名号就可以往...

佛弟子需要学《周易》来免过吗

问: 请问法师,孔子晚年尚学《易》以免大过,作为一...

夜间经过坟墓如何克服恐怖心里

问: 我常夜间外出,甚至经过坟墓之处,心常惊怖不安...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问: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 慧律法师答: 癌症的起因目...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问: 请问大安法师!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省庵大师:念佛著魔辩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已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

行善妙方有十味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

【佛教词典】无尽海

(譬喻)无尽之法譬如海之深广也。华严经二曰:一切法...

【佛教词典】自性灭

【自性灭】 p0597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自性灭...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

玄奘大师的生死观

子午岭沿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边际徐徐东进,南折...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中

有一个母亲她跟她女儿住在一起,那么这个女儿她领薪水...

迦旃延-论议第一

和哥哥对台演讲 南印度阿槃提国的狝猴食村上,有一个...

行山愿海,以行填愿

修行人发的愿要广,不仅仅是度自己,不仅仅是度自己的...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问: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仁清法师答:...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业力感召、自心显现

同样一杯水,六道众生以及佛菩萨所见到的是不同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