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呢

净界法师  2024/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呢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前面十种仙,大智慧的佛陀把它做一个总结。

他说是等,以上十种的仙道,他们的特点,第一个,仙道要从人中求,一个畜生你没办法修仙道,一定是人道才可以修仙道。那么他是怎么样?炼心!当然其实还有炼身,他用运动、药物来炼身,他也有用各式各样的冥想来修心。他修炼身心,依止有所得的妄想来修炼身心,但是非常可惜,他怎么样?不修正觉!他没有真正地看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本来面目,还是在生灭的因缘当中打转,这叫别得生理,就是另外成就一种延生,延长生命的道理,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纯想固形。

这个是讲他的因地,他的因地是不修正觉,别得生理。那么他的果地是什么果报呢?寿千万岁。

我们要知道,人不可能没有死亡,不可能!所以他是把死亡延后,所以古人说不老、不病有可能,但是没办法不死。那么他的寿是千万岁,而且他的个性远离人群,休止深山,他不喜欢跟人群往来,或者住在那种没有人居住的大海岛,整个都是大海,中间一个小岛,他有神通,他也不要坐船,他直接飞过去。

总而言之,他是绝于人境,他远离人群的吵杂环境。这样的一个果报体呢,佛陀说,斯亦轮回,他还是活在三界的生死轮回当中。为什么呢?因为依止妄想来修学他的身心,所以难免落入流转,不能够修学这种楞严三昧、正念真如,等到他死亡到来的时候,他还是要来到三界当中,随顺他过去的颠倒跟业力而散入诸趣当中。

我想,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仙道是追求长生,佛法追求无生,这个思考不同。因为你长生,你只要是生,这表示什么?生住异灭,那是一种生灭法嘛,你是在生灭法当中延长他的生命而已,他本质是生灭的。但是佛法是怎么样?佛法追求无生,正念真如,当我们的心正念真如,是直接趣入无生。

所以蕅益大师对仙道,他在注解当中有一段的批判,他说一个人的精神用在追求长生,他的果报只成千万之岁,你的生命达到千万岁;但是你把这个人的精神,用在修学佛法而正念真如,最后的果报是大般涅槃,万德庄严。所以他说,修学仙道就好像你用那无价的摩尼宝珠,把它当作那个弹弓去打黄雀。说这个摩尼宝珠是无价的,结果你拿摩尼宝珠去打黄雀,打到一只黄雀,这个黄雀也没什么值钱,但是你把摩尼宝珠给丧失掉了。

在古德的注解讲出一个譬喻说,仙道有一个吕洞宾,这个八仙之一,他修成长生不老之法以后,又练成了一双雌雄剑,对自己很有信心。有一天,黄龙禅师在说法的时候,他刚好腾云驾雾从旁边经过,他就降下来,到了法座当中去听。听法结束以后,黄龙禅师说,此中有盗法之人,有人盗法!这个时候吕洞宾就出来了,他说,我心中有不死之法,我何必盗法呢?我有长生不老的法术,何必盗法呢?黄龙禅师说,你这个人是守尸鬼!守住生老病死的色身,守尸鬼。吕洞宾就很生气了,他就射出他的雌雄之剑。这个时候,黄龙禅师他入正念,就入真如三昧。我们前面讲过,真如是一切法的根本,所以他入真如三昧的时候火不能烧,水不能淹,刀子也不能割他。所以那个剑射到黄龙祖师的前面的时候,自然落地,就插在地上。这个时候吕洞宾要把这个剑,用法术把它收回来,收不回来。这个时候吕洞宾就心生惭愧,就拜黄龙祖师为师父。黄龙祖师就跟他开示,开示以后,他也开悟了,他说自从一见黄龙后,方悔从前错用心。

我们的身心世界它是生灭的因缘,这个本质是不能改变的,你不管怎么修,它一定要生老病死,这个轨则是不会变的。所以你一开始依止生灭心,你不可能得到不生灭的果。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你拿一盘沙不可能煮成饭的,不管这个沙是七彩色的,放出多大的光明,它的本质还是沙。沙永远是沙,你不可能把沙变成饭,不可能!

所以《楞严经》它的观念很好,就是说你一定要成佛,成佛有成佛的根本,你找不到这个根本,永远不可能成佛,就是真如嘛,十方诸佛依真如为根本。所以我们找不到真如为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根本就是不得其门而入,你不可能成佛的!

所以这个地方,后来,当然吕洞宾他的思想一改变,诶!心生则种种法生,他依止正念真如的心生起,所有的功德都改变。仙道的调身、调息、调心,其实佛法不排斥,诸位你看看天台的《小止观》,它讲调身之道,调呼吸之道,很多东西跟仙道几乎是一样,但是动机不同。它在理观这一部分,事修是完全相同,理观不同。

所以说,这个地方,不是说它的法门有什么错误,而是心态的错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供养鬼神,能给你免灾难吗

如果你舍了佛、法、僧三宝,你能够再找一个帮助你的、...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

不吃药光念经,病就能好吗

时不时听病友说:医生,我这个病就是靠念经才慢慢好起...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

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讲到死去活来,你仍然不悟!因为不悟的人,说...

大安法师:文化人学佛的通病

文化人学佛,大多好乐研究教理,总想从经卷中得大总持...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佛教词典】涅槃圣

指道生法师。道生对法显所译之六卷本佛说大涅槃经加以...

【佛教词典】具三种德方能善射

【具三种德方能善射】 p0825   瑜伽七十一卷一页云:...

功夫用到纯熟程度,那种境界是不思议的享受

今天,我们能在这个道场用功办道,首先要想想慧可祖师...

业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你...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义

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

心志专一 事有所成

年轻时的慧远禅师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

本焕老和尚简介

本焕禅师生平 本焕禅师(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张,...

为什么你发了菩提心会退转呢

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做些什么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

三声佛号的感应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忍还不够,要吞下去消化掉

修行,不离一个「忍」字;待人处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气,...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