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蕅益大师:止观十二事箴

蕅益大师  2024/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蕅益大师:止观十二事箴

法无去来。妄情徒挠。了行非行。大拙至巧。(行)

中立不倚。未是深禅。了住非住。乃知不迁。(住)

身心未忘。终成掉悔。了坐非坐。入三昧海。(坐)

万善未圆。忍墮痴狱。了卧非卧。梦行乃足。(卧)

搬柴运水。体自如如。无作而作。白牛大车。(作)

名字性空。何法何语。不取于取。诸佛所许。(语)

空华水月。何去何来。无见非见。切勿乱猜。(见色)

空谷传响。正法恒宣。闻所闻尽。贯花涌泉。(闻声)

栴檀伊兰。何美何敝。鼻孔依然。已超人世。(嗅香)

梦享酥酡。醒不拭吻。段食性空。奚劳欣愠。(受味)

离既非有。合亦何关。无痛痛觉。刀火闲闲。(觉触)

法由心生。心随法幻。觅之无踪。月沉古涧。(知法)

《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六妙法门要怎么修

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气,出息就是呼...

念佛也具足止观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

旋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云何现业? 什么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 这个...

不管遇到什么因缘,它就是回光返照这个明了的心性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悟道大和尚:念佛法门之精要

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此八个字,为解粘去缚之第一...

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

【推荐】道源老法师为临终者的助念开示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着。...

【推荐】地狱五条根,财为第一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把财放在第一位,因为...

【佛教词典】修罗妄执

修罗之本性憍慢,执着之念强,虽被种种教化,其心不为...

【佛教词典】佛驮跋陀罗

(359~429)梵名 Buddhabhadra。又作佛陀跋陀罗、佛度...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短,切莫揭。这是当人,你看到人有短处,你要懂得...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

真正的大孝报恩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

恶口骂人的种种可怕报应

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 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妄念是病,佛号是药

我们是妄想杂念纷飞的凡夫,每天就是在妄想杂念堆里面...

因为有挂碍,才会有恐怖

心有挂碍是一个凡夫本能,常常在一种人生不满百,常怀...

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过两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

借钱别忘了说谢谢

佛教里头讲的是慈悲,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