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

净界法师  2024/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

比方说你念阿弥陀佛圣号,你创造一个音声: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然后再把自己的声音听回去,音从耳入,这就叫做感应道交。它是创造音声:自念、自听。你把它创造一个音声再听回来,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你要相信你所创造的音声,就是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

只要修他力法门的人,你的信仰必须要够,谁适合去修净土?只有一种人适合:信心具足的人才有办法修!你有一点疑惑就没了,一念方动乌云遮,一旦起疑根,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全部消失掉了。

所以在大乘法里面,一旦讲到不思议境,包括真如的法界观─正念真如,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相信妄想的心,全体即是真如,这个东西是一种仰信。大乘法门有很多基础,像方等、般若等等,但是大乘只要入最顶端的圆顿止观:本尊相应止观,你的信仰的心要够,这个勉强不来,你没有这种信心就没办法。

你说,唉,你说我勉强,没办法勉强,这个是宿世的栽培,有些人本身善根很强,他对真如佛性一听就深信不疑,一下子就契入,但是你契不进去,那契不进去你就找其他法门修了,只好这样。

本尊相应法也是这样,净土宗,但当忆想,令心眼见。就是说当你心中出现光明时,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光明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凭什么说我心中的光明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呢?凭什么呢?凭的是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有无量的自在力,你不管现他什么相状,他就是有办法进去。但是你的心态、你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很重要,你一旦起疑心,阿弥陀佛的功德就消失了,这个地方很重要!但当忆想,令心眼见。

当我们具足了广大的信心,然后契入到弥陀的光明以后,有什么好处呢?见此事者,见到佛的光明也好、相好也好,你见一尊佛就等同见十方诸佛,因为佛佛道同、佛陀的功德互含互摄,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这个就不是华开见佛悟无生了,我们一般说是来生,这个地方是讲今生,如果你真的有修行功力的话,那今生就见佛了。

见佛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往下看: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我们刚开始是以佛的相状,观他的相好,或者简单的观他的光明相来契入。但是你从相状进入以后,最后的结果是你跟佛陀的大慈悲心相应,因为佛陀的身心世界是互含互摄。佛陀不像我们凡夫,你看凡夫,你外表长得庄严,内心不一定庄严,不一定!

凡夫的身、心是两回事,在《唯识学》上说:名言种子管思想这一块,业种子管身相这一块。所以我们的种子,有的人重视思想,他思想好但是他的善业不足,所以他身相比较丑陋;有些人是一天到晚修福报,但是他也不修内心的思想,业种子好,名言种子不好,也是有。

所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是独立的,佛陀不是,佛陀身心世界是一体的。所以当我们从佛身契入以后,最后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如何判断发心的真与伪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问: 每日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大安法师答: 拜佛是...

信愿持名即是修大乘圆顿止观

【原文】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

钓鱼,残忍的雅致

佛子们,尽量劝别人不要钓鱼。曾几何时,钓鱼,一直被...

素食与防癌

野蛮人谈虎色变,文明人闻癌色变,一方面因为癌症不以...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佛教词典】鹦鹉救山火

(传说)山火烧林,鹦鹉思林恩,取水洒林。天帝见而感...

【佛教词典】毗罗胝子

(人名)毗罗胝子者,苦行外道。淘糟饮汁。拔发灰身。...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在道场里面来行走之际呢,一...

毗舍阇鬼喻

从前,有两个毗舍阇鬼共同拥有一个竹篓、一根木杖和一...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

坐禅就能开悟吗

我们要学证到空性、实相般若,离不开文字。就是要多闻...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

人生的八怕

人在世间生活,有的人春风得意,无忧无虑地享受人生;...

三类疾病的对治方法

疾病有三类:一是业障病,宿世的恶业;二是内伤,五脏...

名与利捆绑着我们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

自他交换,化解对立

比如说,你跟你儿子两个发生了不愉快,你现在先不要管...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

先作牛马,再作龙象

家师志开上人是佛教的实业家,他除了教书课徒之外,还...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