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中的妄想执着不是你原来的东西

净界法师  2024/10/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中的妄想执着不是你原来的东西

那么成佛之道应该怎样找出捷径呢?请看以下的说明。

第一个,我们先谈从自力的角度找到圣道修行的捷径。先看圣道门,再看净土门。

圣道门,第一个,安心,安住清净心。这个是《法华经》第一个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

那么第一个修学次第,为什么要修空观?第二个,要空掉什么?这个我们要注意一下。先往下看。

我们凡夫没有修《法华经》之前内心的活动离不开根、尘、识。就是,我们的思想活动是怎么来的呢?第一个,我们的六根果报体。你可能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或者是一个畜生的六根。当然从修行的角度这个六根一定要是人道最好,我们必须有一个人道的六根。

第二个,接触六尘。这个尘就是业力了,业力变现的六尘境界,可能是顺境、逆境,不管。

第三,根尘碰撞产生心识的活动。所以我们现在的心叫做什么?叫做现前一念心识,不是心性,是心识。

那么现前一念心识可不可以用呢?不能用!这里面太多妄想和执着。我们从一念本来清净的心,不小心落入轮回,生生世世在六道打滚以后,留下很多的人生经验。这个人生经验,如果你不学佛,你不离开三界,那这些人生经验也不会障碍你。如果你修的是安乐道,它也不会障碍你。你还可以打打妄想,回忆一下过去美好的事情。但是,不要说成佛了,你要往生都有问题了。

我们每一次的人生经验,这个心识是六根跟外境的六尘互动产生的,跟外境互动就产生了感受,就跟感受有关系了。你的根尘接触,第一个,感受。特别是你小时候或者成长过程给你很快乐的感受,或者是给你非常痛苦的感受,就是那个感受很强烈的,这个要注意。因为这种感受会刺激你内心的想象。我们一般就是活在感受,根、尘直接的接触,就是感受……一般的感受不会带动我们的想象的妄想。除非这个感受很强烈,或者你受到很大的屈辱,或者你曾经得到很多甜蜜的快乐。

比方说你很久没有吃饭,突然间吃到一个面条,哇!你就觉得这个面条太好吃了。这个时候,面条的影像就会落入到你的心中而产生想象,最后对面条的影像产生执取,我们的心就会住在这个影像上。就好像一个光明的镜子沾上了很多的灰尘。这个灰尘,就是我们生生世世流转,在极度快乐、极度痛苦的感受产生的那些内心影像,我们的内心产生的执取。

当然,你求安乐道,你只是要断恶修善,这些影像的坚固执取也没有关系。但是,当我们要求成佛之道的时候,我们内心对这些影像执取就会误导我们起惑、造业。因为它有爱憎取舍,就是智者大师说的“心不平等”,落入一种不平等的状况。就是我们对某些人、事特别好乐,而这个好乐是非理性的。你为什么喜欢吃面条呢?没有理由,这是我的人生经验所留下来的妄想执着。心中的好乐是没有理由的。

这个人喜欢拜佛、那个人喜欢持咒,没有理由。他过去人生当中曾经因为拜佛得到很好的加持,所以他今生看到拜佛就很高兴,因为他过去曾经对持咒有美好的印象,所以他喜欢持咒。所以,这种没有理由的、只是个人情绪的妄想执着,都要清掉。如果你今天不清除生命的妄想执着,你后面就没办法修下去了。那你就是一种意识分别心,就是一种颠倒妄想。佛法讲颠倒妄想,就是讲心中所执取的某种影像。

你看有些人,他跟他的儿子的因缘很奇怪。他儿子不孝顺,整天骂他,但是他儿子跟他要钱,他还是乖乖把钱掏给他。这个就是现前一念心识,夹带了无量的妄想执着,夹带了无量的业力。所以,我们背负着无量的过去生所残留的妄想执着,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开创未来。一个人不修一念心性当体即空,你就背负着无量过去的妄想执着,你就永远活在过去的等流性,你人生的格局已经固定了。你就是一个被过去的业力跟妄想所束缚的小水泡!

那怎么走出过去呢?你说,那我也没办法,它就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呀!是的,没有人要你去处理它。但是你做一件事情就好,做一件事情:透过真如理观把它归零!咱们惹不起,但是你心不要安住在上面。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回光返照,正念真如。

你就观察:我的这个想法,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个东西、喜欢这个人,落入一种感情上的爱憎取舍呢?你就观想。我们一般正常情况,遇到这种情绪,我们会去随顺它的。但这个时候你要拒绝它,你要回过来观我们的内心。我们以前是顺着它的方向走,这个时候你要问它说:你从什么地方来?

如果说,我今生的思想是受前生影响,因为前生的经验给我一些今生的思想。好,那前生又怎么来?前生又从前生而来……你不断地往前推,推到最后,啪!觅之了不可得!原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只要你知道心中的妄想执着不是你原来的东西,你就有救了。就是说,你只要知道,镜子上面的灰尘不是镜子本来的东西,那你的人生就有希望了,你就能摆脱过去了。摆脱过去的业缘,不是要你消灭过去,咱们可没那个本事。该打妄想还打妄想,但是你的心不要安住在上面就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紧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说:诵...

如何面对情和爱,而不为所迷惑

佛教爱不重,不生娑婆一语,直接道出爱欲是人与生俱来...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

开着念佛机,让佛号种在八识田中

随着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念佛机的品种越来越多,在多...

果一老和尚改变了我的一生

东林寺前方丈果一上人(1922-1994) 我与东林寺的缘 一...

【佛教词典】最胜坛

(术语)称秘密坛之内心曼荼罗。大日经五曰:此最胜坛...

【佛教词典】申头罗

(杂名)作飞行空中之幻者。央掘魔罗经二注曰:申头罗...

成就自我

有一个人对一件精美的陶瓷瓶说:你真漂亮,而且你的寿...

净界法师: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诸位...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

问: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同性恋可以往生净土吗...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

阿修罗界的因果相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

婆罗门寻子记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年迈得子。对于这位独生子,婆...

往生弥勒净土的修行方法

一、广行布施 《大成佛经》中讲到,弥勒菩萨在人间成...

要以法相见,不能以情相牵

闻具足,就是听闻正法。就是以你们那种好乐心亲近善知...

小孩念佛可以消灾解难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

大安法师:怎样做到凡事都能随遇而安

问: 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大安法师答: 要...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爱听佛经的鳄鱼」与「吃素的猫」

700公斤大鳄鱼爱听佛经性情温驯 中国台湾网消息据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