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

宏海法师  2025/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

《华严经》里面讲到说,“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这是我们听法的一个发心。你应该把自己当病人想,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把法当成药,妙药而且。“于善知识作明医想”,善知识是医生,当然我们也要了解,医生他也会得病,但是他会治病,这是真的。“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这是《华严经》里面给我们提出来一个闻法的基本准则。

大家设想一下,我们的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家想,我们的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我们都训练有素,马上就反应出来,无始劫来的。实际上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就像我们昨晚睡着了一样,我们都不知道是哪一分哪一秒睡着的,但是我们知道,睡着了就是入了什么?大梦。

所以我们的病就是从一念无明启动。无明欲明本明,《楞严经》里面这个诀窍,大家要常反观。什么叫无明欲明本明呢?换句话说,《楞严经》的原话:“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大家仔细观照我们当下这一念,就这股劲儿。我们这一念、这股劲儿不是一直就是在想闹明白,我要怎么样,必须要把这个事搞清楚。所有当下这一念,就是无明的反映。

所以,无明,本来是清清净净的法界实相、真如法性,就因为我们这一端起了一个,说:诶,这是法界实相吗?此时此刻就这一念,一下子我们就成了无明了。所以你看为什么祖师爷们讲到说,一切法门都是为了明心,再还回去我们的本明;一切的行门都是为了净心,把我们的无明给化掉、给消掉,烦恼给消掉。佛法就是这样的。

所以,由此来讲,要意识到自己的病态,诸位要知道,非常重要。你要知道,这是非常高妙的观法。大家能意识到自己的病态吗?我们觉得我们很正常呀,很健康呀,不缺胳膊少腿,有口气在,每天吃得饱喝得好,这不是很正常吗?

前段时间,我跟我一起的法师,我们庙里边跟我住得,也就在我旁边住着,有时候也聊天。这个法师他虽然年轻,他血压高,血压很高,大家知道吧,我也对他有信心,我说,你这是不是开悟了的时候把血压给冲上去了?因为我发现好多大德好像都血压高。那么他高到什么程度呢?高的时候有130,180,你知道吗,高得就不行了。最近太高了,他老说他的耳朵在这儿,这个耳朵难受。有时候睡觉的时候,说往枕头上一弄嘛,这儿就憋得慌,耳朵这么一按就疼。哎呀,我说,那你这怎么办呢?他说,我得吃药了。他已经高了好多年,他就一直不吃药。那我说吃药的话,他先说,吃点儿中药吧,今天熬几副中药,明天……他就一会儿想起了吃,一会儿(忘了吃),因为他这个性格也是大大咧咧的,无所谓了。

后来我说:那你这中药不起作用了。这段时间他越来越严重了,他就跟我说,他说,当家师呀,他说我想吃西药。我说西药是有,诸位也可能也有在吃降压药的,它这个降压药有讲究,为什么呢?你不能猛地就加量,你得一颗一颗、一天一颗地慢慢加,而且吃一种药,不能杂吃,不吃的时候,也得慢慢减,但是基本上一吃就是终生受用。所以,我这个性格呀,就害怕吃药。当时我就劝他了,我说:“法师,那你这个吃药,你这岂不是终生就要吃药吗?”他说:“是啊。”我说:“诶呦,这一辈子都得吃药,这得多累赘呀,想想人都觉得难受,憋着一股气,本来就是很自在的人生吧,你说每天想着要吃一颗药,这太麻烦了,一点主动权都没有,太被动了。”

诶,这法师就给我开示了,你知道什么?他说:“我们一天三餐不是终生吃的药吗?”那就把我说住了。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就是智慧。他说你是觉得终生服药难受,那我们每个人都在终生服药呀,你怎么没有压力感呢?可是想想,是哦,我们在欲界里边才要吃饭呀,大家修上了初禅以后就开始不用吃饭了。所以就这一点来讲,他就把我点了一下。

为什么说他开悟了,你知道了吧?这个全天候、常在线地能意识到众生,我们的色身跟我们滋养色身的东西就是正报、依报,意识到法和我们的烦恼相互之间是病和药的关系,大家要知道,这是需要智慧在线的,你不是随时随地能提起来这个正念的。大家想想,我们天天过,谁能吃饭的时候想起来说,为疗形枯方受此食。五观堂里面写了这五排字,那我们吃的时候,总想着说这个好吃不好吃,那个做得软还是硬,谁还想着说食存五观呀!所以,我们现在根器真的不行。能够意识到是病,这是非常高的观法。

大家要知道,这个是境界,不是简单的。你看为什么印祖就常讲到说,观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这里边实际上就有于己作病人想的观照。还记得我们讲到善導大师,为什么他要讲到说,要决定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很多时候是不承认自己有病的,知道吧?所以,我们学佛不得力。我们就觉得,学佛很多时候是跟自己平行的,没有仰信,乃至有时候就真的跟玩票一样,学一学道理,学一学,偶尔地打打坐、观照观照,也觉得挺舒服,但是你根本不知道我们学佛是为出离。善導大师说的,头出头没,“无有出离之缘”。为什么第一项就要决定深信?实际上就是要定位好,于自己作病人想。要承认自己有病呀,而且病得不轻呀,而且越来越严重了,到了五浊恶世了。

我们一定要面对自己的病,你知道自己病了,你才能把这个病治好。等你病入膏肓的时候,就拔不出根本业缘了。所以只有这样,才意味着我们作自己是病人想了,那么这个时候法是通的,他修行的受用就提起来了,对法的受持也正好,乃至说我们愿解如来真实义,所有的这些都要从承认自己是病人这个立场来获得动力。所以,一定要立场正确,才能走对路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从累到病只需5步

如果你属于疲劳大军中的一员,经常感到疲乏无力、头昏...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

癌症父亲得观音菩萨加持的故事

关于佛力加持的神奇感应,我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发生...

五德品格缺失,身体就会产生疾病

五德养性,是指根据仁、义、礼、智、信来养自己的性。...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

心为何会生病

人与人之间,心门若无法打开,彼此防卫而无法以真诚的...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问: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大安法师答: 疾病有种...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推荐】大行无边际的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梵语音多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或邲输跋陀,亦译...

如何化解夫妻间的矛盾

夫妻在一起生活一辈子,难免有磕碰,俗话说,舌头还有...

心力和佛力的结合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衍慈法师:从商的智慧

你看过「当和尚遇到钻石」一书吗?此书带给人们智慧的...

【佛教词典】无缘乘

(术语)观三界唯心无于心外缘法者,以行菩提之道也。...

【佛教词典】外贪欲

(术语)见他男女等而起之贪欲也。止观八上曰:外贪欲...

比丘十八种僧物之齿木

齿木也称为杨枝,磨齿刮舌的木片,古代比丘常用的十八...

正月初九斋天的意义

一、斋天名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正月初九寺院为众生祈...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

居士恭敬护持三宝,定获无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将军武功高...

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缘

难陀王是一位见识广博的聪明人,没有任何事能够难倒他...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

念佛的两大障碍

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什么障碍要破除?一个是昏沉障,一个...

尸毗王剜眼施鹫缘

蝉声唧唧穿梭在蓊蓊郁郁的只树给孤独园中,传递着解夏...

倓虚大师开示随息念佛法

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 行人端身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