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纠正别人的缺点,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

2025/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纠正别人的缺点,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

【原文】

瞎堂曰:学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后可以正己正物。其心既正,则万物定矣。未闻心治而身乱者。佛祖之教,由内及外,自近至远。声色惑于外,四肢之疾也;妄情发于内,心腹之疾也。未见心正而不能治物,身正而不能化人。盖一心为根本,万物为枝叶。根本壮实,枝叶荣茂;根本枯悴,枝叶夭折。善学道者,先治内以敌外,不贪外以害内。故导物要在清心,正人固先正己。心正己立,而万物不从化者,未之有也。(《染香集·与颜侍郎书》)

【演莲法师译文】

瞎堂慧远禅师说:学道的人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然后才可以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端正,也可以去教化他人使端正。自己的身心既然端正,那么万物也随之端正。从未听说人的内心既已修养好,而这个身体所表现的行为还会产生错乱。佛祖的教法总是由内而至于外,由近而至于远。人被外在的声色迷惑,这是身体四肢六根的病。妄想情欲发自于内心,那才是心腹大患。从未见过有人自心安静而不能对治外在的物欲;自身行为端正而不能教化他人的。

因为心为根本,万物如同枝叶。根本壮大而充实,则枝叶自然繁荣茂盛;若是根本枯悴,枝叶必定也随之夭折。所以善学道的人,先要把内心的烦恼妄想对治清净了,自然能够敌过外在的尘境;不要贪逐外在的尘境而破坏了自己的清净心。

因此,要想化导万物,一定要从清净自心做起;要想去纠正别人的缺点,先要端正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身心端正而万物犹不能从其教化,没有这个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

有缘就能悟道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

临死时现神通,才知道是地藏菩萨化身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佛教的养生理念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

虽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么是妄想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如...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佛教词典】六足论

(名数)一、舍利弗之集异门足论,二、大目乾连之法蕴...

【佛教词典】无上宝聚

(譬喻)以譬作佛之记别。法华经信解品曰:佛说声闻当...

衣食之中无道心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爱的眼睛都能看到

2009年11月最后一个周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莫克小...

【佛教图片】三十三观音宝像(尚文杰工笔画)

三十三观音宝像-尚文杰工笔画高清大图...

把心带回家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

禅门耆宿德林长老圆寂 山河失怙四众哀思

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时许,扬州高旻寺德林长老圆寂...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

宏海法师:清明节放生开示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白话浅译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 明四明鄞江沙门妙什着 法...

抄经印经需谨慎

「或有钞写圣文」钞写应该是提手边那个『抄』;「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