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开悟的前提

2011/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需要必备的前提。如机缘殊胜,能遇见有悲心的过来人,善于点化引入,这乃是藉缘悟入,不管根机如何,均有其可能性。

一般人的开悟,需要以下十个条件:

一、根机:能相信自心是佛,因迷故而不见;知佛性本来无物,清净本然。有广大的心量,不计较眼前身心诸境的小事,能放下五欲,净思人生。有智慧抉择真理,寻求生命的究竟。有不落空谈、真实行持的动机。其心平直,善辨正邪,亲近明师,注重法谊。

二、发心:常发大心,欲成佛道,普度众生,能广被一切,不计怨亲。真心入法,如实体道,不受制于名利,能遍观诸法,不局一端,层层透视,了然明白。愿舍己一切,利乐有情,诚心处众,静默安然。其心能超三界,越三乘,消诸碍,了身心,去有得。

三、正解:善解佛一代言教的大意,了知祖师一期之方便,善知生命之本源,了达人生价值之真义。观法而知缘起,入修而知要旨。能会一切法行而归于心地,知照无照,离文字,绝对待,一超直入,更无旁顾。

四、专注:能专注以观察事理,能专注地思维法义,能专注地参学知识,能专注于法行而深体之,能专注于自心而返照之,乃至专注至极而达无住、无为,又超其专注。

五、放下:知万有虚妄故放下世界,知过去不可得而不忆持,未来不可得而不图度,现在不可得而不攀缘,知身空故无身可持,知心空故无心可得,知情空故大情无情,知觉空故超觉入寂,知法空而修而无修,知性空而了性非性,知道空而平常天然。

六、不偏:不偏执于心与境,不偏著于空与有,不偏修于寂与惺,不偏立于能与所,不偏见于真与妄,不偏局于次第与圆融,不偏依于师承与本位,不偏悟于道与非道。

七、回照:迥脱根尘之际,一念回光之时,更不起任何一念,再不生分别之心,当下明白,全体现成。于是惺惺寂寂,照体独立,孤朗虚豁,内外无滞。只怕向外寻求,惟恐起心动念,错者自错,入者无入。

八、恒心:开悟在于因缘时节,不可有预期心,不可操之过急,不可依赖师父与某段的修持,一心直行,更无他心,如此持之以恒,必能彻悟自心,深体本性。

九、不分别:离分别之心,心心无住,不抉择于是非,不对比于人我,不跳跃于法门,不住着于经验,不拘泥于境界,不限制于感觉,不依赖于文字。无分别是整个修持过程的正法眼,是悟入的关键契机,一落分别之心,即错失目前,徘徊歧路。

十、活在当下:不管境缘逆顺,身心前程如何,一味正定,三业行于无相,正智照于目前,一切日用皆是体道的时刻,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清净,活得超然,使每一刹那的心都在当下体现,都在当下圆显,以一念的圆心而圆妙一切法用,那么,每刻之中均是悟的机缘,每一次作用都是本体的放光,每一次交锋都是机缘的迅发,每一次深入都是自然的胜进。

开悟不是有为的神通,不是神秘的境界,不是外来的奇迹。开悟是本来的恢复,开悟是智慧的顿发,开悟是树立的消解,开悟是醒来的惊喜,开悟是开花的春意,开悟是生命重新的里程。

做一个不受惑的人,需要去开悟蒙尘已久的心,让本来面目赤裸裸地出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

关于开悟的三个误区

今天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开悟与不开悟的问题。到禅堂里打...

【推荐】香板下的祖师:来果老和尚

头陀苦行 到六月二十五日,我私自过海,准备行头陀苦行...

看星星开悟的禅师

那天和几位法师聊天,有人说道,除了世尊就没有谁看星...

忧波毱多尊者的教化

有位族姓子出家学佛,修习禅定,证悟四禅,却以为自己...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

为什么古代禅师一句话就能令人开悟

问: 修行要长期熏修,可是为什么古代禅师往往只是一句...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在家如大梦,出家犹如遇险得脱

一 在家犹如大梦 在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但看妄想起处,切莫随他流转

予居五羊,一时从游者众。睹刘子,骨刚气浑,谓夙具般...

改短命为长寿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 2、从今以后,决心永远...

拓开心量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佛教词典】七转识

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他六识,都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

【佛教词典】净土圣贤录

凡九卷。清代彭希涑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以记述...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

贪淫的十种过患

一、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当天帝,享受色、声、...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倓虚大师《念佛论》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

肉食与素食者巅峰对决:吃什么才对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大厨TimLove走访了CNN的5对5热坐,并...

四十八大愿——(第1愿)国中无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

弥勒笑什么

大凡走进汉传佛教寺庙第一山门,都会看到迎面正中端坐...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

学佛后为什么更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瞋恚...

你听到佛号会生起什么想法

我经常问很多的念佛人──你听到佛号的时候,你生起什...

文殊发塔下的深思

大约三年前,偶然在佛教卡通《贫女乞斋》中观看了文殊...

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往生

问: 近来有一助念团很有影响,据说很多生前不信佛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