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福与修慧

2011/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都可以得到佛法的救度。但因人类的根性不一,佛陀为要适应各种不同的根性,也就开示了各种不同的法门;把这些不同的法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人天道,二、解脱道,三、菩萨道。

人天道是实行五戒和十善的。我们的生命是长远的,有前生,也有后世;既不是这一次突然而有的,而有了以后,也不会突然归于消灭;把握到这正确而必然的因果道理,就会确信我们的善恶行为,是会影响于将来,有它应得的果报的;因此而生起“胜进心”,努力在思想行为上改恶从善,依照业报因果的道理,积极去争取将来更优裕美满的境遇。在一切佛法的行门中,这人天道是最基本的,不管修学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以它为基础,所以太虚大师把整个佛法分为三级,这人天道就是第一级“五乘共法”。

解脱道是修学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的。世间是苦的,无可爱乐;由于深切的了解到优裕美满的生活不能保持长久,而生老病死的痛苦时时在紧逼着我们,·于是对现实的人世生起了“厌离心”,依佛法去解脱行,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的痛苦。在太虚大师的三级佛法中,这解脱道是属于第二级“三乘共法”。

菩萨道是实践四摄法门和六度法门的。人生宇宙是相依互存的缘起,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我自己要求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同时也要使一切众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人世间越是痛苦,越需要我去救度;由于对人生有了这样的看法,所以发起“菩提心”,把一切人类的痛苦,都当做自己的痛苦,发愿自救救人,自利利他,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太虚大师三级佛法中,这菩萨道是属于第三级“大乘特法”。

这三大类的法门是从下而上的,形状恰似埃及的金字塔,越低层范围越广阔;好像一座建筑物,基础必须要巩固,上层才能够安稳。

在三大类的法门中,人天道是着重于修福的,实行布施、戒杀、放生、救济、以及兴办与乐助一切福利人群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修福。解脱道是着重于修慧的,听闻佛法、研究佛学、受持戒律、拜佛、念佛、参禅等,都是修慧的。

我们修学佛法,既不应以人天道为满足,也不宜以解脱道为究竟:“我自己要求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同时也要使一切众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这种自救而救人、自利而利他、人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的菩萨精神,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其实,自己要求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就是修慧;使一切众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也就是修福。福慧双修,便是菩萨道,而菩萨道才是学佛的正道。一个学佛的人,要以福利人,以慧净己。以福利人,则能不厌有情,以慧净己,则能不着情欲。不厌有情,不着情欲,才能人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不忘世间而救度世间。

我国佛教徒的修行,一向偏重于修福,对于修慧,则注重者少;举行吉祥法会,布施求福的善信,蜂拥而至;可是研究佛法,参加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希望我国有更多修学佛法的人士,发扬正信的佛教,提倡研学佛法,勤修慧业,淑正人心,能本着“我自己要求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同时也要使一切众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的菩萨精神,献身佛教,舍己利人,把佛法的福慧二个巨轮同时推动起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告诉比丘们说...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永明延寿大师日定108件佛事为常课

延寿大师在常住永明寺期间,常为七众弟子授菩萨戒,日...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

昌臻法师《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以...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

脾胃虚应多吃9种食物

有脾胃虚弱一定要注意调养,调养好了身体才好。一般脾...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

不要被情爱所束缚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佛教词典】不净金刚

(明王)Ucchu?ma,乌刍沙摩,译曰不净金刚,又云触金...

【佛教词典】真性

(术语)不妄云真,不变云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楞...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

比罗陀守德招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拥有无数的财富,...

为何佛陀允许弟子吃三净肉

初学佛的人一般都有许多问题,有关吃素的问题也许是诸...

富翁吃猪

传说过去有一个富翁一生行善无数,修桥铺路,救济鳏寡...

你念什么就往那个法界走

问: 法师您讲到说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样...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

罗睺罗的眼泪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

证严法师:善解方便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

鸟雀报恩引路,破获盗杀大案

宋朝时候,井陉(今属河北)有一任县尉(相当于今天公...

久坐不动对身体的危害

引导语: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报告显示,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