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一百种病

2011/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杂念,绝对清净,才是净心。

《大藏治病经》中的人生百病全部节录如下,没事时读一读,或许对你日后的人生大有好处:

喜怒偏执是一病。亡义取利是一病。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纵欲无理是一病。

纵贪蔽过是一病。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可是一病。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寡是一病。以力胜人是一病。

威势自胁是一病。语欲胜人是一病。货不念偿是一病。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

与恶人交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矜是一病。非议名贤是一病。

以劳自怨是一病。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贱讪贵是一病。

谗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显是一病。以贵轻人是一病。以贫妒富是一病。败人成功是一病。

以私乱公是一病。好自掩饰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阴阳嫉妒是一病。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坚执争斗是一病。推负着人是一病。文拒钩剔是一病。持人长短是一病。

假人自信是一病。施人望报是一病。无施责人是一病。与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憎是一病。

好杀虫畜是一病。蛊道厌人是一病。毁訾高才是一病。憎人胜己是一病。毒药耽饮是一病。

心不平等是一病。以贤贡犒是一病。追念旧恶是一病。不受谏谕是一病。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笑愚痴人是一病。烦苛轻躁是一病。挝捶无理是一病。好自作正是一病。

多疑少信是一病。笑颠狂人是一病。蹲踞无礼是一病。丑言恶语是一病。轻慢老少是一病。

恶态丑对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好喜嗜笑是一病。当权任性是一病。诡谲谀谄是一病。

嗜得怀诈是一病。两舌无信是一病。乘酒凶横是一病。骂詈风雨是一病。恶言好杀是一病。

杀人堕胎是一病。干预人事是一病。钻穴窥人是一病。不借怀怨是一病。负债逃走是一病。

背向异词是一病。喜抵捍戾是一病。调戏必固是一病。故迷误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

惊胎损形是一病。水火败伤是一病。笑盲聋哑是一病。乱人嫁娶是一病。放人捶挝是一病。

教人作恶是一病。含祸离爱是一病。唱祸道非是一病。见货欲得是一病。强夺人物是一病。

在百病中,以下十种病是人们最易犯又最易忽视的,所以专列出来谈一谈:

一是语欲胜人:既不肯认输,也不肯认错。

二是轻口喜言:俗话说:“会叫的麻雀不长肉。”

三是非人自是:跟人打交道,老是挑别人的毛病,炫耀自己的长处。

四是以智轻人:老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老是做些自作聪明的事。

五是以直伤人:说话全不顾别人的自尊心,考验别人的度量。

六是喜说人过:在背后说人的坏话,每个人都可能有过那么一两次,但喜说人过,就是一种恶习了,千万戒之。

七是不受谏谕:有的人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对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毫无兴趣,甚至很反感。但还须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道理啊!

八是多疑少信:有智慧的人从问题中找答案,愚蠢的人从答案中找问题。

九是两舌无信:说话轻易许诺,办不到就找理由辩解,对失信毫无歉疚,是小人物一种普遍的习惯。

十是亡义取利:在有些人眼里,朋友是用来出卖的。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去消除病苦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实是三类病,佛陀说三类病。 一个是...

无明烦恼的根没有拔掉,一遇境界就做不得主了

镜子本来有光,只因被灰尘蒙住了,经过磨擦磨擦,转凡...

陪病人念佛的经验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

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问: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证严法师答: 凡夫从...

【推荐】如果常做某一类的事,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

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推荐】印祖力荐的治病救命妙方

备注:以下七则方均摘录自印光法师文钞,为印祖所认可...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

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子孙后代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在昏沉妄想里做活计

初发心用功,怕妄想;工夫用久,怕昏沉。这是什么道理...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

【佛教词典】羯磨所被事

子题:无事有法、有药有病、情事、非情事、情非情事、...

【佛教词典】二檀

乃指世间檀与出世间檀之二种布施。檀,即布施。(一)世...

人生路上,请远离这六种人或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

天台八教丨圆教

化法四教中最圆满的教法是圆教,圆教是不思议境界,整...

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正如法师:贪心是纷争之源

1、不贪,不是无为,而是为而不为。 2、看得开,想得...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

星云大师《新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一年容易又春风, 新的一年终于又降...

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个人

佛陀在世时,有位长者非常护持佛陀弘法,并且经常布施...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问: 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

坚守自己,不随波逐流

有一位富翁,垂垂老矣。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

【推荐】一位煤老板的因果报应

我们有一期《净土》杂志刊登了一则因果故事,是真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