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圣严法师  2010/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卷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到天亮。走远路的时候,越走越疲倦,举步维艰,拖着一具笨重的死尸,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夜长、路长大家都体验过,但很少人知道,生与死的道路也很长。

人的生命过程,佛经中形容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长夜,恶梦连床。生死之中虽也有欢笑,但苦难的时候居多。不论有钱没钱,不论有势无势,一样有苦有难,却还不知道苦难是来自各人的内心,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离生死的范围,也想不到要改变内心的方向,于是无可奈何地继续不断地受苦受难下去。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于生死的苦难,关键在于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没有明了因果、因缘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养。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来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这样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将人生的过程,视为失眠状态的长夜漫漫,不会对于人生的经历,当作疲倦的长途跋涉,也不会永远沉缅于生死的苦海。他应该是不会疲倦,而是乐观、积极、健康、愉快的人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

净业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

从外道场转移到内道场

智者大师勉励我们所有的大乘修学者,我们应该从缘修提...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如何看待职场上的公平问题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吗?譬如在...

恐惧是因为内心放不下

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

透过声音使心灵稳定下来

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

圣严法师:要控制而不是压抑情绪

有句话说:「泥人还有个土性。」意思是指,连泥塑的娃...

【佛教词典】懮根非异熟生

【懮根非异熟生】 p1325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四卷十页云...

【佛教词典】随类生

菩萨五受生之一。即随一切众生之类而生,以度化之。净...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

色身会影响你的内心,内心也会影响色身

在大乘经典中,佛陀对吃肉呵责这么严重的很少,像《楞...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问: 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亲闲聊。当谈到居士时,这位父亲...

随顺远离之道

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

说话前先用三个筛子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

「恶知识」都有哪一些

这个恶知识再解释一下子。在其他的经论上讲,恶知识有...

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